第22章 鄭人避王駕,姬友討虛封(第1/2 頁)
內史叔垚欣然領命。 姬宮湦補充道:“爾儘管放手去作戰,即便出現疏漏,孤王亦不會怪罪。” “謝大王厚待!” 內史叔垚本就尚武好戰,初次上陣便當統帥,自然更為用心。 疾行兩日,虎賁軍便順利抵達鄭地疆界。 料想中的亂象並沒有出現,鄭地國人正在田間勞作,駐守甲士更是散漫鬆懈。 見到天子旌旗,竟然無人上前迎接,反而在遠處指指點點。 姬宮湦不禁好奇:“莫非鄭伯奏報有誤,條戎並未犯邊?” 內史叔垚道:“鄭伯確有收到訊息,太尉倔突亦在藍田大營傳閱,此事不應有假。” 猜測無果後,姬宮湦只得命寺人尨去打探。 費了一番功夫,總算找出其中緣故。 究其原因,竟是姬宮湦。 周宣王在位時期,將胞弟姬友封於鄭邑,鄭國由此建立,姬友由此稱鄭伯。 鄭地本屬於王畿東疆,鄭伯姬友受封,卻一直在朝中司職,僅將家眷遷徙進鄭邑。 鄭地百姓不受鄭恩,仍以王畿國人自稱。 姬宮湦的殘暴昏庸之名,早已在鄭地廣為流傳。 路途遙遠,資訊閉塞。 此時的鄭地國人,感知還停留在姬宮湦寵幸褒姒之初,以為天子慾壑難填,突發奇想到鄭地選美。 鄭地國人自知無力抵抗,索性選擇視若無睹。 至於條戎,確實偶爾進犯鄭地邊疆,但都行同盜匪,劫掠完糧食牲畜便會快速離去。 貼近中條山的芮國,才是條戎劫掠的主要目標。 條戎有芮國甲士扛著,天子卻無人敢忤逆。 兩相比較,天子更可怕。 姬宮湦並不惱怒。 既然重生為周幽王,就要承擔周幽王以前犯下的所有過錯。 鄭國位於中原四戰之地,土壤雖然肥沃,卻無天險可守。以姬宮湦目前的軍力,並不足以掌控鄭國疆土。 收攏鄭地國人民心,才是當前的首要目標。 姬宮湦當即調整佈局。 內史叔垚依計行事,率八百甲士繞過芮國,奔赴中條山內麓,爾後伺機而動。 餘下二百虎賁軍由媯子騭統領,負責護送姬宮湦進入鄭邑,沿途不得滋擾鄭地國人。 分兵之後,各自前行。 僅過去半日,略顯殘破的鄭邑便赫然在目。 天子旌旗飄揚而至,駐守鄭邑的甲士不再鬆懈,紛紛擺開儀仗。 當國大夫子僦率眾出迎。 子僦本是姬友僮僕,姬友受封鄭地後,便命其為當國大夫,位同正卿,總領鄭地事務。 “臣等恭迎天子王駕!” 姬宮湦扶劍長立:“孤王受鄭伯之請,親率虎賁軍助鄭地退敵,鄭地國人為何避而遠之?” 子僦哪裡敢說實話:“大王威嚴昭昭,鄭地國人唯恐衝撞天子威嚴。” “沿途甲士散漫鬆懈,爾身為當國大夫,作何解釋?” “啟稟大王,當下正值季春之末,今歲霖雨淅淅,國人爭搶春耕。甲士未及徵期,便四散養精蓄銳。” 姬宮湦臉色陰沉:“鄭地遭受條戎襲擾,爾等四散養精蓄銳,卻央求孤王親征襄助?” 子僦抖如篩糠:“條戎確有犯邊,近兩日不知何故,已退回中條山。” “芮國遭難,爾不知乎?” “臣知道,然鄭地甲士孱弱,尚且難以自保,無力馳援芮國。” 姬宮湦勃然大怒:“爾等治理鄭地數十載,如今卻甲士孱弱,只能縱容條戎作亂,有何顏面鄭地國人?” 子僦及一眾鄭地屬官,慌忙跪倒在地:“臣等有罪,還望大王寬恕!” 姬宮湦道:“鄭伯替孤王興建驪山行苑,孤王也不為難爾等。條戎乃鎬京東畿大患,即刻徵召鄭地甲士,隨孤王前去征伐。” 子僦不敢再多言,當即派人前去撰寫佈告,隨後將姬宮湦迎入鄭邑。 鄭伯府邸雖然陳舊,卻是鄭邑建築之首。 姬宮湦剛住下,鄭伯姬友的奏疏便接踵而至。 鄭伯姬友先是一番告罪,言明鄭地條戎情報遲滯,導致天子王師撲空。 為彌補過錯,姬宮湦可以在鄭地隨意自取。無論土地國人、糧草牲畜及甲士將佐,均位屬其中。 鄭伯姬友坦言,自己欲效仿弭國公姬翉,希望姬宮湦能夠准許。 驪山行苑,已初顯成效。 靈沼野人派青壯前去查探,隨後便決定舉族遷往驪山行苑。 標杆一旦樹立,便會引發大量的從眾者。 王畿四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