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劉浪,又是劉浪(第1/2 頁)
劉浪,又是劉浪?!
會議室內在場的院士,準院士們心中驚愕不已。
劉浪這個名字,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聞了。
當初應用化學部的於澤華老院士宣佈‘碳奈米管材料工業化量產技術’終於突破了的時候,可把科學院內一眾大佬羨慕壞了。
這種應用前景廣泛,軍事,民用方面都能產生深遠意義的技術,正是所有科學院大佬孜孜以求想要在各自研究領域突破的科研成果。
而當於澤華老院士將‘碳奈米管材料工業化量產技術’的提出者劉浪公佈出來後,‘劉浪’這個名字在科學院就成了一段傳說。
不僅僅是因為這項技術的意義重大,更因為提出者劉浪年僅二十出頭,而且還不是科班出身的科研人員,本職工作竟然是個和科研方面八竿子打不著的導演。
最離譜的是,在提出了‘碳奈米管材料工業化量產技術’後,劉浪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導演事業,這讓無數科學院的科研人員們感到匪夷所思。
‘碳奈米管材料工業化量產技術’這種諾貝爾獎項級別的顛覆性科研成果,能夠至少給劉浪帶來個院士級別的頭銜。
光靠這一項技術,劉浪就能在國內乃至世界科研界屹立不倒。
這種情況下,劉浪依然選擇了在影視行業發展,放棄了唾手可得的院士榮譽。
別說是普通的科學院研究員了,就連許多科學院大佬們也百思不得其解。
一名科學院院士和一名影視圈導演相比,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官方重視程度上,前者對後者都是碾壓態勢。
即便在導演一行做到國內頂尖,也得不到這些科學院大佬們的認可。
如果不是考慮到‘碳奈米管材料工業化量產技術’在進入民用市場前需要進行保密。
恐怕官方早就大張旗鼓地給劉浪頒發‘科技進步獎’了。
於澤華老院士更是一再表態,科學院應用化學部的大門會一直為劉浪敞開。
只要劉浪願意,隨時可以加入科學院,在科學院和官方的資源支援下,進行他的後續科研工作。
不過劉浪對此一直沒有正面回應,因此這件事就慢慢淡化下來。
沒想到時隔半年,劉浪的名字再一次出現在科學院大佬的口中。
。
“劉浪?重核聚變?
怎麼可能?!”
於澤華老院士一臉懵逼,和在場的許多人一樣,他覺得從‘高分子材料學’到‘核物理工程學’之間的跨度也太大了。
即便劉浪在他眼中是個難得一見的科研天才,他也很難接受對方能夠‘跨專業研究’跨到這種程度。
“沒錯,就是那個劉浪!
前幾天我帶著核物理研究組去現場論證了他的【重核聚變反應】理論。
至少在理論上,我找不出他的方案有什麼缺漏。
劉浪在【重核聚變反應堆】上進行的方案設計,說實話,我甚至以為是國外哪個傾盡一國核物理研究人員之力,耗費數年甚至更久才能做出來的方案。
他的方案之細緻,推論之嚴謹,根本不像是一個業餘民間科學家能夠做的出來的。
而且更讓我感到匪夷所思的是,這個方案,從頭到尾只有他一人參與!”
聽了張炳坤的話,在場眾人面面相覷,臉上皆是不可思議。
如果說先前得知劉浪是‘碳奈米管材料工業化量產技術’的提出者,在場眾人不少還有些羨慕嫉妒的話,如今聽聞張炳坤院士的評價,眾人皆是一臉懵逼。
作為國核心物理研究組的組長,資深院士,張炳坤的學術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地強。
他對劉浪在核物理研究方面的評價,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