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1/2 頁)
劉家的人不多,劉貴妃不比其他的妃子那樣有母家撐腰,貴妃的兩個兄弟也實在不爭氣,參加了幾次科考卻沒有一次高中,進士科最難,明經科也不行,其他的科目也沒戲。
劉貴妃給皇帝吹枕邊風,請求皇帝賞賜他們官身,皇帝寵愛貴妃,可也得顧及著群臣的面子,只是讓他們去畿縣做縣丞。雖說官職不高,但到底不再是田舍郎,而是「士」了。
自打劉家告別了種田,便日日想著再進一步,加之有了貴妃撐腰,越來越目中無人。
然而,他們知道,那些個高門大族是看不起他們的。越是被人看不起,越是想著往上爬,一定不能再遭那些人的白眼。
劉家到底是貴妃的孃家,是六大王的孃舅家。若是六大王日後登頂,即便劉家兄弟的官再小,那也是國舅。所以,劉家把希望全部壓在六大王身上,只要六大王好了,日後劉家才能好。
此次馮素素過十七歲生辰並沒有宴請多少人,偏是魏勇為了在漢王面前站穩腳跟特意命人去戶部調了馮家的戶籍,知道了馮素素的生辰,轉而告知了貴妃的兄長,即便馮家不請,可是在喜慶的日子裡,多個人給馮家小娘子慶生,難道還能把人趕出來不成?
打定了這點,魏勇和貴妃的兄長共同商議了這個賤嗖嗖的主意,還特意繪了馮時瑛的畫像讓貴妃的侄女和婆子記下來。馮素素是馮家的掌珠,她生辰那日馮時瑛一定會露面,屆時製造了「偶然」,還愁他不會乖乖就範?
馮家對聖人的忠心天地可鑑,聖人對馮家寵信也是有目共睹,漢王有心將馮素素收入囊中,然而這個苗頭他自己都知道很難,是以想徐徐圖之。
不讓漢王直接與馮家結親,而是先退一步讓劉家河馮家結了親也是個不錯的主意,這樣既能讓劉家攀上貴婿,還能讓馮家主動考慮為漢王效力。
只可惜,去馮家的事並不順利。
劉家婆子在貴妃兄長面前也能說得上話,攥著手中的帕子狠狠罵道:「都是那個小賤婢壞了事,原是想教訓她,誰知半路來了人,」說到這裡,她抬手指著自己滿是頸紋的脖子,「我的天爺呀,那個人就要讓人殺了老身,阿郎可得為老身做主啊。」
貴妃兄長問:「是何人?」
婆子道:「沒跟到那個人,但是有人看清了那輛馬車進了鄖……哦對,鄖國公府。」
「張思遠?」
「管他是什麼公府,」婆子瞪著三角眼問,「還能有咱們家六大王官階高?阿郎快去和六大王說說,儘早開銷了那個人才好!」
貴妃兄長聽後也是氣憤,然而,他到底也是知道張思遠的身份的。
前不久陪六大王擊鞠的兩個人死了都鬧的他不安寧了,還怎麼提開銷一個國公呢?那張思遠可是太后寵愛的外孫啊。
不過婆子說得不錯,張思遠就是個國公,也不是職官,縱然太后喜愛,可畢竟聖人厭惡,又一身病,還翻騰什麼!
劉家的人想好好回張思遠一敬,卻被趕來的魏勇給阻止了。魏勇有自己的小九九,劉家兄弟到底是和六大王沾親帶故的人,沒功勞也是血親,可他算什麼?
二叔被聖人一道旨意趕回老家去,他的「出人頭地」就變得越發艱難,從前巴結他的人都開始給他穿小鞋,即便他再生氣也知道,現下可不是整張思遠的時候,得先給漢王找點甜頭,這樣才能穩住自己的腳跟。
所以,先盯緊了馮時瑛,再讓貴妃的侄女和他製造一次「偶遇」,證明劉家和馮家有緣分才好。
四月三十這日,馮時瑛旬休,帶著馮素素去了鄖國公府。
劉家的人看到這一幕後便撒腿去報信,那劉家婆子便和貴妃的侄女乘車出門了,在鄖國公府不遠的地方停下。
今日出門,劉家還帶著不少裝扮成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