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番國:你覺得我比息侯還蠢?(第1/2 頁)
息國是一個諸侯國,受封的時候有七十里方圓,到它被楚國滅國的時候,大概兩百里方圓左右。
不過息國的人口倒是挺多的,有十幾萬左右,比蔡國少一些。息國和蔡國加起來勉強可以抵擋楚國。而且息國在淮水上游,運輸糧草也算便利。
因為息國國君和卿士大夫都被楚國遷走,王仲前去擔任息侯,基本沒有什麼掣肘,三千士卒加上其家眷,差不多有一萬多人。有這些人在,基本上完全能夠控制息國。
王仲乃是公室嫡子,王雍的弟弟,此番王忠封息,算是王氏小宗。同樣可是得到子珏的庇護,只不過等到三代之後就會改氏。
在淮國的支援下王仲很快就控制了整個息國,畢竟息國和蔡國這裡有三萬淮軍駐紮呢,敢不老實直接上門教育。
淮國出兵護送蔡國公子勝回國復國的訊息很快傳遍了中原諸國。淮國的聲望也因此大漲,原本奉淮國為霸主的小國紛紛前來祝賀。
王仲就封息國,除了帶來了上萬人口外,還有十幾個書院學子跟著前來,同時也帶來了淮國更先進的農耕技術。
而王仲就封,和蔡國守望相助,對於楚國來說,這就是一個眼中釘肉中刺。與此同時,楚國戰敗的連鎖反應也出現了。楚國作為荊楚大國,周圍的小國都很擔心被吞併。
因此在淮國展現出來實力之後,周圍這些國家頓時就有些異動。這其中就以黃國和江國最為熱切。
黃國和江國兩個諸侯國並不是姬姓諸侯,一個是伯益後裔,另一個是源自軒轅黃帝后裔,兩個方國都得到過殷商以及邦周的分封。對於奉淮國為盟主沒有絲毫壓力。
在看到淮國的實力後,立刻就派出使者向淮國朝貢了。
江國和黃國在息國兩側,地理位置重要,淮國在得知兩國前來朝貢,很是高興。之後更是和淮國、息國、蔡國一起盟誓。
息、黃、江、蔡四國聯合,即便是楚國強大,也不得不重視。
淮國在息國的佈局,很快就讓一個反對楚國的聯盟出現,而對於這種情況,中原諸國也是樂見其成,免得楚國再來幾次北上中原,因此很默契的認同了。
息國這裡忙著恢復國力,和周圍諸國結盟,而另一邊的楚國也不平靜。
楚侯一路戰車漂移,狂奔而回郢都,居然比楚國的敗軍還早到達。楚侯的這番作態讓郢都的那些貴族心中起了異樣。
畢竟當初楚侯可是用欺詐的方式,騙了他們與楚武公對抗,逼得他們不得不支援自己,等楚武公死在淮國之後,登基繼任楚侯。後面更是對他們進行打壓,強行遷都於郢。
這讓很多貴族都對楚侯很不滿,只不過是因為楚侯強勢,這些貴族才進行忍耐,可是現在看到楚侯率軍攻打息國這種小國居然大敗,並且還受了重傷,這對於那些貴族來說可是難得的機會。
楚國重傷回到郢都之後,雖然對於這場大敗很不甘心,但是卻對得到息夫人很是高興。雖然受傷了,但是日夜不讓息夫人離開,對息夫人很是寵愛。
在回到楚國之後,沒有去管慘敗的楚軍,竟然先去將息夫人封為妃子。這讓楚國上下都很驚訝。
看到這種情況,楚侯的大兒子有些坐不住了,息夫人成了楚侯正妻,若是再生下孩子,那就是嫡子。以現在楚侯對息夫人的寵愛程度,一旦息夫人的兒子出生,哪裡還會有他的位置。
熊艱於是非常擔憂,而楚君這個時候彷彿一戰被打的失去了銳氣,開始整日裡享樂。第二年,息夫人就生下一子,楚侯很開心,取名為惲,這讓熊艱更為焦慮,楚國的政治局面也變得更加不穩。
楚國政局不穩,淮國自然很高興,並且還在暗中推波助瀾。
在聯盟成型之後,王雍就將目光轉向了番國,番國這個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