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第1/2 頁)
這個是趙副檢察長告訴她的,說當年陳司諾就差點死過一回。
但可能有些人真的是命硬,或者上天始終慈悲為懷,對他留了三分眷顧,讓他經歷一場生死劫,讓他劫後餘生,等來了當年還只是一名檢察官的趙老爺子。
她說:「他高中的時候情況比你還糟糕,心防極重,像一隻刺蝟,不願意跟任何人親近,沒有人能走進他的世界。但他很優秀,當年他唯一能專注的就是學習,所以他成績很好,他努力讓自己擺脫過去,他成功了,如今他是一名律師。」
……
立於浮世,立於朗日之下,清正坦蕩,似一抹青白月光。
張愔愔還說了許多,她不確定能不能起作用。
她只是認為,對於一個對生活喪失了意志的人來說,最能起到實質性效果的辦法就是給他一個希望,一個方向,一個有效案例……
想到這裡,張愔愔心生內疚,陳司諾還躺在病床上備受疾苦折磨的時候,居然被她當做了案例,進行有效利用……
案例講完,張愔愔就離開了。
歐陽堂還沉浸在方才張愔愔所描述的感人至深的情境當中,這個年輕人是個性情中人,很有血性,待人待物全心全意。
聽故事也是……真情實感。
張愔愔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有空去看看陳律師。」
歐陽堂默默一點頭,對陳律師的跌宕人生頗為觸動,對其的堅韌意志五體投地,他鐵漢柔腸,一聲感嘆:「難怪陳律師如此情操高尚,因為他看透了生活的本質。」
張愔愔:「……」
她內心補充,陳律師情操是否高尚不必深究,但節操如何肯定是令人不敢深究。
後來經過檢察院十分負責的態度以及努力,最後其精神檢查報告指出,王佳佳具有極端脆弱的畸型心理,表現出了敏感孤僻多疑等偏激型人格特徵。
結合本案諸多特殊因素,經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對王佳佳涉嫌故意殺人案,做出無罪不起訴的決定。
事情過去一段時間,有一天傍晚,王佳佳放學回家,主動聯絡了正在上班的張愔愔,說想見一見她故事中的那位男主角。
張愔愔覺得陳司諾和孩子算是有相似經歷,覺得見一面也無妨,所以答應了。
週日那天下午,張愔愔帶著王佳佳去了醫院。
她提前和陳司諾打過招呼,說一會兒會帶個孩子去看看他。
陳司諾住院這段期間,但凡有個人過來探病,他都覺得那些人看他的目光,就跟逛動物園戲猴似的,讓他滿心不舒服。
張愔愔說他敏感多疑偏激,心理不健康。
其實是因為他臥病在床的姿態不甚雅觀,他只是不願讓更多人觀摩。
張愔愔帶著王佳佳過來,輕輕地推門而入——
就見臥床那人對床邊一個五六歲的小孩,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小鬼,有女朋友麼?幼兒園允許小朋友發展班級戀情?」
他自己有女朋友,估計恨不得全世界的男性都有女朋友。
張愔愔無語,王佳佳凝噎。
王佳佳甚至懷疑張愔愔在給他講故事的時候,特意美化了男主角,那個堅韌聰慧隱忍有膽識的男人,和趴在床上腿上打石膏嘴巴沒正沒經的病患,無法重合。
陳司諾發現門口的人時,表情鎮定無絲毫異樣,倒是好奇多看了那個陌生男孩一眼,見那兩人杵在門口跟思想者似的,他反倒無語。
床邊的小朋友剝完桔子皮,餵床上的人吃。
床上那人回過神,皺眉問:「洗手沒有?」
小孩答:「洗手了。」
張愔愔尷尬地清清嗓子,把王佳佳推了過去,給他拉一把椅子,然後偷偷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