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習慣不在(第1/2 頁)
這些閒散瑣事,沒有翻起什麼風浪。
大家吃瓜歸吃瓜,網友大部分還是能分清楚其中是非的。
這種事情一旦牽涉到輿論幕後這些複雜的東西下場了,那麼就不會再純粹,中途還會有特別多“白噪彈”的干擾,你以為是在吃瓜,實際上是被操縱輿論的東西,逼到站隊的邊緣。
從而脫離了一開始本就應該就事論事的態度。
所以不與這種沒什麼營養的熱搜綁在一塊,反而是好事,橫豎都不缺這點知名度。
電視劇圈子,目前已經有了定心丸。
但是電影圈子,這段時間並不平靜,時不時的會有人,旁敲側擊的找陳貝貝打聽訊息。
只不過葉桓丘不想把訊息提前透露,打聽訊息的人只能是無功而返。
小破球2的籌備,嚴格來說並不算複雜,小破球2的劇情,則是拍成1的前傳,從發現太陽的急速衰老。世界各國便已經開始秘密採取計劃,前十到二十年裡面,因為變化還不是特別大,計劃在秘密進行中。
為了不引起大規模的恐慌,嚴格對民眾進行保密。
但太陽的衰弱,以及一年比一年還要寒冷的地球,以及各種天災頻頻發生,眼看瞞不住了。
才有了各國聯合,釋出了關於如何拯救家園的計劃。
燈塔提出它所謂的方舟計劃,在太空中建造方舟空間站,然後靠著技術革新後的動力技術,開始製造大型飛船,可以載著人類逃離逐漸崩潰的太陽系,前往尋找新家園。
這也就是小說裡所形容的“飛船派”。
而為了這個計劃,開始製造太空電梯!
毛子國度則是提起了另一個計劃,以月亮為逃逸的球體,它上面有豐富的氦三資源可以為核動力提供數不盡的能源,體積又是地星的四十九分之一。
或許能夠在速度上會有優勢!
但很快的因為改造難度實在太大,而被迫放棄,併入到了由華國提出的“移山計劃”,也就是流浪地星計劃。
建造一萬座行星發動機,來推動地星脫離太陽系進行遠航,計劃可能會持續一萬年,也就是人類一百代的時長。
以上三種計劃,其實都不是在太陽衰弱後的這一百年內的主流思想,而是虛無主義和享樂主義盛行的時代。
同時ai技術的進步,有更多的人期盼著,進行數字生命計劃的實施,擺脫肉體的束縛,達到“人類”永生。
只不過這種自欺欺人的方式,很顯然還有很多的漏洞,但群體的盲從,加上一些所謂的名人效應的鼓譟,越來越多人在這種思潮下期盼著“數字飛昇”的到來。
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下,小破球2的劇情,就是圍繞這段時間所發生的劇情來進行推進。
期間要動用的特效鏡頭還有一些模型器具,會比第一部裡要多得多。
在這些需要準備的技術層面的物件都得到解決之後,葉桓丘才考慮演員方面的問題。
第二部裡,除了一部分人繼續延用之外,剩下大部分都得找新人。
原版的小破球2,有幾個角色是讓葉桓丘覺得不太行,可能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權衡之下,請了這麼幾位,但葉桓丘可以很負責且認真的說,這角色他們擔不起。
第一個不適合的就是沙易老師扮演的張鵬,葉桓丘不是質疑他的演技,他個人在演技方面其實挺好,尤其是年輕那會兒。
可他在綜藝上真的耗光了觀眾對於他的所有忍耐力,而且作為一名演員,他的神秘感也已經在持續刷綜藝的過程裡也消失殆盡。
這些綜藝常客演電影的最大槽點就在於,他們無論演什麼型別的角色,觀眾看著就出戲。
哪怕他的角色再嚴肅寫得再好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