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果蠅學派的一員?(第1/2 頁)
“那可真可惜。”蘭伯特聳肩表示遺憾,“諾克斯教授之前可是遺傳生化學最純正的繼承者,只可惜他遠離了生物遺傳學領域。”
“遺傳生化學?”陸時羨一開始有些疑惑,因為據他所知,諾克斯教授似乎之前是農學教授,而不是遺傳學專家。
它是從生物化學的角度去研究基因的化學性質和作用方式的一個遺傳學分支領域。
而且最純正的繼承者這個稱號更讓他感到疑惑不解。
一個本應該研究農學的博士居然是遺傳學分支的繼承者,但最後選擇植物學,一頭扎進了植物病理領域。
這都是什麼鬼啊!
但根據他腦海中的知識積累,陸時羨很快聯想到一個與之聯絡異常密切的學說:“一個基因一個酶?”
蘭伯特點點頭,為他的敏捷和學識感到滿意。
“沒錯,雖然加羅德在1909年對人類先天性代謝異常進行了研究,但也只能稱得上是先驅者而已,真正起到奠基者作用的是韋爾斯·比德爾。”
“諾克斯教授是他的最後一位關門弟子,他博士畢業後在康奈爾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也是受到比德爾的影響。”
這下,陸時羨一下子就懂了。
為什麼諾克斯會有如此令人迷惑的經歷了。
原因就在於比德爾最開始就是研究的農作物種子胚胎,只是後來才轉去研究遺傳學的。
說起來,比德爾也是一個傳奇人物。
早在1933年,比德爾在研究果蠅時發現,果蠅之所以產生不同的眼色可能是由於基因調控引起的。
於是他發表論文認為這是由於基因會製造不同的色素造成的,同時基因突變會擾亂這一基因過程。
1937年,比德爾與塔特姆進行了合作,分離並且確定了可以影響果蠅眼色的物質。
這無疑是大發現,但是他們遇見了所有科研工作者都不想遇見的問題。
他們被截胡了,有其他研究課題組搶在他們前面發表了研究成果。
數年的研究時光似乎已經變成了一種浪費,他們做了幾年的無用功。
這種變故無異於股市崩盤,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極大的打擊。
但事實證明,任何能在歷史長河上留下痕跡的人物都有其獨特的閃光點。
比德爾沒有放棄,又經過接近3年的不斷摸索和嘗試,他和塔特姆找到了方向。
他們決定將研究物件果蠅改成麵包紅黴菌去研究基因的作用,而後者的遺傳系統遠比前者簡單。
比德爾和塔特姆在研究麵包紅黴菌時,偶然觀察到一個奇異的現象。
紅黴菌的成長髮育離不開維生素,最關鍵的是,他們注意到某些紅黴菌的突然變異需要特異性的維生素B1或B5。
他由此提出了著名“一個基因一個酶”的理論。
這種假說認為基因能調節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它會透過產生一種酶來直接影響新陳代謝過程中的一個步驟。
這一發現在當時的遺傳學界甚至整個生物學界都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假說得到證明,成為了學說。
他們提出的理論對生物科學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作用。
隨後,比德爾與塔特姆因為提出基因受到特定化學過程的調控,也就是“一個基因一個酶”,從而獲得195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如果諾克斯教授的老師是比德爾的話,那剛剛蘭伯特的話並不算誇張。
就在此時,蘭伯特又故作神秘的說道:“但遠不止這,我猜還有一個比德爾的訊息你可能不知道。”
“什麼訊息?”陸時羨的胃口被成功吊起來,他對於生物學家們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