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第1/2 頁)
荀湛雖幼時長於先帝膝下,因為身世之故,但他性子亦是多疑難解,稷太子的計策他只敢聽從,不敢輕易行從。
因為荀湛頗知荀澈的性子三分,怕的是天子受傷是假,誘敵才是真。
他敢有如此疑問,是因為天子將皇后親自帶於身邊,說明什麼,自然是天子不放心皇后留在京中,荀湛大膽揣測恐怕荀澈已經懷疑到自己身上。
如今對他來說,急箭弦,不得不發,只許成,不許敗。
。
———————
荀湛自是不會承認騰格丹的揣測,事情輕重緩急他還分得清。
荀湛見騰格丹神色愈發陰鷙,一句話掐住他的死穴,
「本王聽聞,北境今年黑災極為罕見,九十日未有風雪雨水,想來不少牲畜和牧民遭難,也不知如何熬過去?」
騰格丹聽之,臉色輕變,想到如今他領著人來到盛京,也是有一搏的意味在其中。
北境以遊牧為生,冬日裡雪水不足的話,牲畜就會因此受到傷害,會有疫病發生,母畜因此流胎,大量牲畜傷亡,不是一個遭難能輕易掩蓋過去的。
賀丹瓦人與前朝餘孽來往,不過是圖方便搶奪邊境軍需,以來獲取他們所需的物資。
賀丹瓦族是北境剩下唯一沒有被三年前絕殺的一脈。
在先帝在時,北境有數十個大小部落結聚一起,想殺進中原,結果是與中原皇帝派來的騎兵血戰僵持三年,毀亡大半,被趕到極北雪山腳下千里之外。而被其他部落趕到草原深處的賀丹瓦人因此逃過一劫。
先帝病重,死的匆忙,新帝登基,又因為與北境三年的久戰,國庫暫且空虛,來不及收拾北境的殘局。
新帝直接派十萬大軍,建造一座塔城,邊境大軍安扎在城內,牢牢守護邊境防線。
沒受到牽連的賀丹瓦人就這樣成了馳騁北境的一股勢力,他們行事極為狡猾,絕對不會和北營大軍正面較量,喜歡抓來中原的邊境百姓為餌,來和駐紮的大將談判,換取所需。
直到稷太子來到邊境,賀丹瓦人的首領騰格丹因為受制於稷太子的救命之恩,又聽他所言的誘惑太大,。
賀丹瓦部落和前朝餘孽便形成一種微妙的合作關係。
即是
兩人不鹹不淡的僵持之中,「篤篤篤」一陣敲門聲起。荀湛和騰格丹相視而對,氣氛無端凝滯一片冰冷的涼意,他們明明已經避退左右,吩咐下屬不能前來打擾。
騰格丹無聲無息握緊手中的腰刀,輕移幾步,特意挪到暗處,身形卻斜對著荀湛,手掌對著脖頸,做了一個殺的手勢,示意荀湛若有不對的地方,他別想活。
荀湛無聲受到威脅,眉目一凜,目光直逼顫動的朱門,冷沉開口,「進來!」
「咯吱」門輕輕開啟縫隙,一名黑衣男子進來,神色無波看了一眼左右,赫然是一名年過半百的男子,是稷太子身邊的近衛,給荀湛行禮,「屬下有事交代您。」
荀湛看到是還算熟悉的老人,沉默片刻,剛才緊繃的心絃稍松,問道,「凌司,你來何事?」
名叫凌司的人面無表情掃了一眼暗處,旋而遞給荀湛一個密封好的信函,「計策有變,這是爺交給您的信。」又走到荀湛身邊,附耳私語良久。
荀湛的神色愈發陰沉,聽完凌司的話,沉默片刻,微點兩下頭,道,「本王知道了,信留下,你退下吧。」
————
轉身過去的凌司步子微微加快,關上朱門,神情難掩稍許恍惚。身形一閃,到了一個寂靜的小巷深宅。
私宅內的書房裡,孟源冷漠望著眼前的一地狼藉,一身拿出帕子不慌不忙擦拭劍上的血汙。
孟源腳下赫然躺著一具男屍,輪廓和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