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1/2 頁)
荀澈慢慢張開鳳眸,薄唇上翹,讓宮娥扶著女孩入座,「昔昔喜歡吃什麼,朕讓宮娥布給你如何?」
昔昔微斂清眸,婉拒男人的好意道,「澈哥哥不必,靜南看這面前的杏仁奶羹品相不錯,就用這個好了。」
荀澈懶洋洋支頤,饒有意趣看著女孩一點點舀起來嫩白的奶羹,昔昔在荀澈如炬的目光下用的拘謹,吃了幾口就停下了。
宮娥有眼色的奉來香茶,昔昔漱口後用帕子擦擦嘴角,想到今日的事,
「靜南聽聞澈哥哥新封的承恩侯,預意把府邸建在公主府邊,只是武侯爺和母親素有舊怨,盛京權貴皆有耳聞,外祖母怕有什麼事情,不得已才會勞煩澈哥哥下旨。」
荀澈聽聞,「唔」了一聲,他當然聽出女孩的說辭,「朕聽昔昔話意,是怪澈哥哥把武烈風招進京來,還下旨親封了承恩侯,有意給你母親找不痛快?」
「還是推拒今日朕也算幫了姑母一把,昔昔覺得姑母那種性子怎會承朕的這份情,不如把太皇太后皇祖母這座大山搬出來,說成皇祖母愛女心切,才開口求到朕面前,把此事推了。」
昔昔聞言不言不語,她出言試探可是荀澈不肯透露一點,沒辦法只能做罷。
但她隱隱覺得,荀澈想借他外祖家之手做什麼,還是此事後面又有誰的推手。
聽母親說左充在禮部侍郎之位已久,想必想上位想瘋了,不惜出昏招把武烈風給招進京來。
荀澈此人真想補償舅舅,今日進京連人都懶得召進宮來晉見。
在壽安宮裡昔昔聽說那道聖旨武烈風長子世子都未封,連其夫人木氏連個二品侯夫人都沒撈到,竟然給了一個四品恭人,只賜下裹金軸,簡直開朝聞所未聞之事。
不過昔昔覺得只要那武烈風一家不在母親面前就行了。
因為當年武烈風夜探公主府沒有盛京口傳的如此簡單,此事內情只有皇家寥寥數人才知,連太皇太后都不知道。
長懿也沒告訴過女兒,關乎本朝國體,她也擔不起那麼大罪責,她不把女兒嫁給荀氏一族,也有此緣由。
當今天子知不知道,他當然都知道,長懿更是防著荀澈了,恨先帝爺給荀澈個自己的把柄,生怕他哪天發難,把當年的事捅開,把孟源手裡最後一股自保的勢力給榨乾了。
長懿大長公主覺得她自己同胞哥哥都能親自賜下毒酒,她還信個不想乾的侄子做什麼,荀澈心性可非常人可比。
第32章
荀澈心知肚明昔昔在想什麼,他確實有意借他人之手算計長懿答應迎昔昔為後。
長懿大長公主有多忌憚元景帝,可謂是盛京權貴世家皆有耳聞。
元景帝要真有迎娶靜南郡主為後,首個阻止的必然是長懿,她拼盡餘力也會把女兒送出盛京,不讓荀澈沾染分毫遐思。
男人倒有心把昔昔想留宿重光殿,不過他可不一定能控制好自己,乘攆送回醺醺然的昔昔至壽安宮暖閣,吩咐凡星和凡月伺候好,轉身離去。
翌日快至午時,蘭姑姑才輕輕帶人伺候,驚於昔昔難得起那麼晚,約摸午間小憩就免了。
既然元景帝新封武烈風為承恩侯,好歹也是陛下親自下旨,已故淑妃又被封為寧德皇后,當是當朝的國舅爺無疑。
昨日武烈風一家受封未進宮謝恩,元景帝是不是無暇顧及沒人知道。
於情於理太皇太后都要下懿旨,顧全皇家的顏面,邀武烈風一家進宮晉見才是。
太皇太后乾脆以賞花宴的名頭下了懿旨,舉宴於御花園的延春殿內。
太皇太后不知是給承恩侯有示威之意,竟然把盛京數得上數權貴家眷都下旨召進宮來。
昨日元景帝的聖旨實屬讓眾人驚然,本朝有史以來是承恩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