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秋收(第1/2 頁)
長箐村分地是按人頭分的,張安家裡一人一畝。
這還是因為當時村裡人少,放在其他人多的村子,一個人半畝左右就差不多了。
水田裡的稻子還沒到收割的時候,玉米卻成熟了,這個跟今年的日照有很大的關係。
張安建立攏共五畝山地,但其實能種的也就四畝不到,剩下的都是山岩上小塊小塊的,地裡沒什麼肥力,種著莊稼也沒有多少產量,人還很累。
但是張安的爸媽不願意給丟在那裡,還是都種滿了。
去年張安上學,家裡也沒有馬匹,完全是張建國兩口子一筐一筐的掰下來,從山上挑回來的。
但是今年不一樣了,不僅張安加入了,家裡也有了馬匹,運力直接拉滿。
可別小看山區一匹馬的運力,要是人工挑回家的話,一個人最多一次挑八九十斤,而且路上就要花不少時間,還得經常歇息。
但是馬匹就不一樣了,雖然山上的山路去不了馬車,但是可以用馬馱著回來。
一匹馬一次能馱五口袋,至少也有兩三百斤的樣子。
而張安家這匹馬,就更不用說了,隨便裝,五百斤都不成問題。
掰玉米一直都不是個大問題,只是運輸太花時間了。
張安起床後,王芳已經早早的起來把麵條煮好了,還一人煎了個鴨蛋。
收拾了幾十條口袋裝在籮筐裡,吃完早飯就開始出工。
一根玉米杆上正常都是兩個玉米棒子,掰起來也很輕鬆。
張建國跟張安在玉米叢裡把玉米掰下來,王芳跟在後面把掰過的玉米杆砍下來。
如果是其他地方的村子,山上的玉米杆是要收起來喂牲口跟漚肥的。
但是長箐村不用,相較於其他的地方,那麼多的水田,所以稻草也會有很多。
相比於玉米草,牲口們更喜歡稻草,而且稻草漚肥的效果要好很多。
就這樣,原本張建國兩人要花七八天時間的玉米,三天的時間就收拾到家裡。
由於這幾天還沒人開始掰玉米,只有張安一家已經馱回家了。
所以曬穀場上就被張安一家人給霸佔了,等到其他人開始收的時候,張安家已經曬好了。
玉米馱回來是需要先去皮的,農村人閒不住,白天從山上掰回來,晚上的時候在家裡剝玉米皮子。
初秋的驕陽那叫一個火熱,不然怎麼會被叫做秋老虎呢。
寬大的壩子上,狠狠地曬了兩天,直接給所有的玉米都曬乾脫水了。
趁著沒人用曬穀場,一家三口直接在曬穀場上把玉米給打了。
因為沒有脫粒機,所以只能用人工脫粒的方法—連枷。
一長一短的兩根木棍,用繩子連線起來,要用的時候用手握住長的那一端透過揮舞讓短的部分發力。
玉米是個好東西,大米不夠吃的年代,玉米就成了主食。
而大米充足的地方,玉米不僅可以餵養牲口,還能賣錢。
脫完粒的玉米棒子,還能用來燒火,農村裡大家家裡都收有玉米芯子,這玩意生火比干柴來的快多了。
等到玉米的事情擺平了,田裡的稻子也已經成熟該收割回家了。
不同於玉米的是,玉米在地裡可以慢慢的收,不是那麼急,它們還挺耐放的。
但是水稻就不一樣了,這玩意要是已經到了收割的時候,你要是不去收,很快就會自己掉地上。
而且要是遇到天氣不好,天上給來場大雨,那可能就顆粒無收了。
張安家裡收稻子的時候,他二叔跟三叔家都是全家來幫忙。
王芳作為女主人,肯定是要在家做飯,做好了再到田裡幫忙,七八個人的飯菜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