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4/4 頁)
書畫展覽廳中。就是繪畫系的學生也是這麼一個流程,真正需要出節目的也就是音樂系、舞蹈系、戲劇系的學生才會苦惱該如何選擇節目。
校慶聯歡晚會也就只有三四個小時的時間,再去除頭頭尾尾,真正表演時間也就兩個半小時。而光華音樂系、舞蹈系、戲劇系的學生加起來怎麼也有三四千的人吧?這三四千的人至少也會有六七百個節目,而最後能夠上聯歡晚會的名額卻只有可憐兮兮的三十五個節目,時間還必須控制在五分半鐘以內。這就相當於一個節目要上聯歡晚會,就必須幹掉近二十個節目,這比例……
雖然競爭稍微……好吧,是十分激烈,但最後能上臺的節目無一不精,無一不巧,無一不沒。這也代表了光華這三年來最為頂尖的藝術人才儲備。每年光華的校慶聯歡晚會的節目也都會剪輯好以後,放到官網上,讓買不到門票的人大飽眼福。這個校慶聯歡晚會是光華學子展示自己的第一個平臺,還是最公正、影響力最大的一個!
這樣一來,剛剛進校門的新生就有些吃虧了。畢竟比起二三年級的,他們一年級實在是太嫩的。不過,一旦有新生能夠突破二三年級的封鎖線,那也代表這學生的天賦和能力了。只是這樣的新生實在是太少了……
陶天只說:“笙笙,不要著急,你還有好幾個月的考慮時間。”
莫雨笙更加無奈了,“小天哥哥,一旦節目確定下來,需要的準備時間是很長的。”準備一個節目不是說說就好了。就現在,學校宣傳部和組織部的人已經忙了起來,就算不能確定節目,但行程、舞臺佈置和策劃書可以先準備吧?
陶天對節目準備的具體不太清楚,但他也見不得莫雨笙繼續愁。節目這種東西不是呆在房間苦想就能夠想出來的,他還是拉著笙笙出去外面走一走,找一找靈感吧!
陶天直接拉著莫雨笙就去了粉墨臺,這名字一聽便知道是戲曲系的教學樓。至於莫雨笙和陶天為什麼能進這粉墨臺?
陶天和莫雨笙進粉墨臺的時候,沒有遇見人。也是,這條路可是柳亦巧特意指給他們的。莫雨笙因為跨專業申請數量之多,且成功透過考核的事,轟動了光華校園。為了不再高調,莫雨笙和陶天跟著柳亦巧學習崑曲的事就只有幾個老師知道罷了。莫雨笙“跨專業申請”成功,還能說是同為樂器,多少有些共通性。可從器樂跨到聲樂……就顯然是撈過界了。
況且,莫雨笙和陶天繼續學習崑曲也只是為了那一份興趣和熱愛,沒有拿出來博人眼球的意思。隨著崑曲的繼續學習,莫雨笙和陶天已經被崑曲那優美婉柔的腔調,和儂豔精緻的臺詞與故事給吸引住了。越是學習,便越是著迷。越是著迷,便越是痴迷……
有的時候,莫雨笙悄悄對陶天說:“小天哥哥,魏老師真是太狡猾了。她應該是有想到和計算到我們今天的情況的。”
陶天只笑著說:“怎麼,那笙笙有後悔嗎?”
莫雨笙沉思,最後說:“沒有!”若是沒有堅持下來,莫雨笙才會後悔。莫雨笙一邊讚歎崑曲不愧是傳承了上千年的戲曲,一邊興致勃勃地拉著陶天對戲。
因為他和陶天屬於編外人員,所以他們借的練功房可是屬於柳亦巧的。柳亦巧有空的時候,就給他們講解一下崑曲中應用到的技巧,要是沒空,就讓莫雨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