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第1/3 頁)
這個問題還涉及到生產的目的,這也是長期以來討論未決的一個問題。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的目的和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一樣還是不一樣?中央黨校內部有過一個爭論,有人認為,在宏觀上講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可是從微觀看,從一個具體的企業來講,就不能不以盈利多少為目的,如果以滿足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為目的,經營就會很困難。另外一種觀點認為,不論從宏觀、微觀看,目的都應該是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這應該成為我們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區別。大邱莊有四句話,即&ot;抬頭向前看,低頭向錢看,只有向錢看,才能向前看&ot;。於光遠對此大加宣揚。1987年中顧委召開批評於光遠的生活會,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同他爭論,他還堅持自己的看法。四中全會以後,許立群同志發表在《光明日報》的文章裡,不點名地批評了於光遠。與此相聯絡,實行各方面的改革措施,許多事情都要有償服務。大中小學的教師要搞創收,瀰漫一時。這種說法和做法滲透了社會的各個角落,以致於後來香港人都看不慣了,說大陸一切向錢看太可怕了。有些資本家說,我們一切向錢看是為了經商,比大陸的一切向錢看還看得遠一點,大陸所到之處可以說無錢就辦不成事,只要有錢,什麼事都可以辦。有一次在書記處的會議上,耀邦好像忽然有所發現,說香港人都反對我們一切向錢看。這裡頭包括回扣一類的事,如商務談判,個人得了一點小利,而國家吃了大虧。趙紫陽說出一個道理來,說鄉鎮企業不行賄,原料分配不到,沒有條件搞活生產經營活動怎麼辦。就在趙紫陽籠而統之發展商品生產的大題目下,1987年以來的幾年中,這種風越吹越厲害,拜金主義、商品貨幣拜物教這一套思想、這一套做法,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
十三大的初級階段理論出來以後,有人以十三大這個初級階段理論為依據,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叫超階段,大公無私叫超階段。有人說,初級階段,坑蒙拐騙。我們的部隊是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民解放軍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但在那種壞風氣影響下,有些戰士服役期間就算帳,在部隊服役這幾年少掙多少錢,不服役又多掙多少錢,甚至《血染的風采》的演唱者,開頭很好,後來不給多少錢不唱。報紙上就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借著所謂觀念更新,我們一些優良傳統,我們黨的性質、人民解放軍的性質,共產黨員的權利和義務,社會上的好人好事,凡是和&ldo;一切向錢看&rdo;思想相牴觸的,都受到挖苦、諷刺。
整黨時提出一個正確的命題:商品交換要遵守等價交換原則,但這個原則不能引入到國家政治生活、黨的政治生活。最早提出這個意見的是薄老和胡啟立,本來這是對的。到了1986年特別是1987年以後,這種觀點反而受到批判。要求不僅經濟領域商品交換要遵守等價交換的原則,一切領域包括政治生活領域、思想工作領域,都要普遍地遵守等價交換的原則。在書記處研究室整黨中間,我們批評了林京躍的那句話:認錢不認權,這是一個觀念上的進步。這是他在深圳的一次座談會上提的,說過去是認權不認錢,或者認人不認錢,現在商品經濟發展以後,就得認錢不認權。認錢不認人。
關於按勞分配原則問題
這個問題本來是清楚的。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當然應該是按勞分配。但共產黨員、先進分子不能以按勞分配為最高理想和自己行為的準則。喬木在這個問題上說了幾句話,認為我們應遵守社會主義分配原則,但共產黨員、先進分子不能僅把按勞分配當成我們的理想,我們的理想更遠大。如果不是這樣,很多問題無法解釋,比如捨身救人你怎麼按勞取酬?英勇犧牲怎麼按勞取酬?&ot;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ot;又怎麼等價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