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醫術(第1/2 頁)
沂水縣有個貧民,姓張,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個道士,那倒是很善於相面,他看到張某,攔下了他,說道:“你可以靠技術致富。”
張某喜道:“我該從事什麼行業呢?”
道士又仔細看了看張某,沉吟一番後說道:“你從醫便可。”
張某驚訝的看向道士,覺得他在耍自己,苦笑道:“我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怎麼從醫?”
道士笑道:“你真是迂腐!名醫何必要認識很多字?你只管去做就行了。”
張某回到家後,生活貧困,也沒個事做,生活無著,想著道士的話,便收集了一些海上方,在集市中設了攤,擺上些魚牙、峰房,就開始給人看病,以此來賺點口糧,民眾也只把他當做江湖郎中,並沒當做什麼良醫看。
青州的太守得了咳疾,總不見好,太守府便下文到下屬各州縣,廣徵名醫替太守看病。
沂水一帶本就是窮鄉僻壤,本就沒什麼醫者,更不要說有名醫了,縣令害怕交不了差被上峰責罰,便強壓里正上報鄉里的醫生上來。
里正們為了交差,商量一番後,共同將張某推舉出來,縣令聽了,當即就召見了張某。
張某此刻也正生著病呢,咳嗽有痰,氣都喘不勻,他自己也沒能將自己治好,聽了縣令要送他去青州給太守看病,他當即嚇得命幾乎去了半條,他連忙對縣令解釋說,自己不過是擺個攤糊弄人糊個口的混子,根本就不會什麼醫術,不敢應召。
但縣令哪裡肯聽他解釋,還當他是故意推諉,命衙役將他送到青州去。
張某被衙役幾乎是強壓著往青州趕,張某趕路趕得口乾舌燥,路過深山時,他渴得實在是扛不住了,咳嗽得越發厲害。不得已,張某進了個村子想討口水喝,再不喝水,他覺得自己就要渴死了,但是,大山之中水極其珍貴,水價堪比玉液,張某找了許多人家討水都沒有討到。
張某不放棄,繼續趕往下一家,在這家他看到一個農婦,正在瀝野菜汁子,野菜很多,但瀝出的汁水卻很少,盆裡瀝出來的汁水濃稠渾濁得像濃痰一樣。
張某渴得想死,他便祈求農婦將那瀝出來的汁水給他喝,農婦將那汁水給了張某,張某謝過後咕嘟咕嘟幾口就喝了下去,什麼也顧不上了。
汁水入喉,張某頓覺活了過來,終於不渴了,同時,他的咳嗽也止住了。張某心中不由的想到,莫非那汁水就是治療咳嗽的良藥?
到了青州後,許多各地的名醫已經替太守診治過,但太守的咳疾並沒有好轉,張某到了後,他要求給他單獨準備一間屋子,誰都不得打攪,他要在屋裡調配秘方。
另一方面,張某派人到民間搜尋藜藿,學著那農婦的做法,將汁水瀝出來,然後將那汁水獻給了太守。
太守喝了張某精心調製的“秘藥”後,沒過多久就覺得胸口暢快了,呼吸通暢很多,也不咳嗽了,太守那個高興啊,真是遇到了良醫,只一劑藥自己就病癒!
太守一高興,給張某很多賞賜,還送了張某一張金燦燦的匾。
張某一戰成名,從此後慕名來找他看病的絡繹不絕,他家門庭若市,凡經他手診治的人無不病癒。
這天一個傷寒病人登門求醫,他將自己的病症對張某說了,求張某給他個方子。張某恰好喝醉了,誤將治瘧症的方劑給了他。
張某酒醒後,醒悟過來自己給錯了藥,但他卻不敢說出去,只得忐忑的等待訊息。
三天後,有人帶著豐盛的禮物大張旗鼓的來感謝張某,張某很疑惑,問是怎麼回事,原來,三天前那個傷寒病人,吃了從張某這裡求的藥後,當即就大吐大瀉,病居然就這樣好了。
類似這樣的事還很多,張某的名氣也就越發高了,他也賺了個盆滿缽滿,成了村中鉅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