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頁(第1/2 頁)
看來溫儀良猜到了他所為何來,預先挑好了這個偏僻的廳堂。
侍官幫忙開了門後行禮告退,文靖安正了正衣領,邁步走了進去。
廳內出人意料是窗明幾淨,沒有其他官署衙門的奢華鋪排,廳內唯一人耳。
溫儀良坐在大廳正中央,此人留著柔長的黑色鬍鬚,最多五十上下的年紀,面相清瘦矍鑠,一雙黑眼珠定定看著文靖安。
文靖安看見這個人,瞬間想起嚴同當初的評價——表面溫良卻與溫良沒有任何關係。
這是一個在舊黨二十多年得勢時卻以非舊黨官員身份一步步往上爬,在嚴同手底下升任中書右丞相,最後取代嚴同成為百官之首的隱忍之士,顯然,如果把視角放到這個人身上仔細挖掘,他的官場之路就是一卷權謀史。
這樣的人氣場自不必說,文靖安發現這人那雙烏黑凹陷的眼瞳裡,有一種深不見底的幽邃。
無法分辨那好壞,只能看出深不可測。
第210章 救人 君子之約靖安拜謝
與這樣人的交談,文靖安便不必說那些客套話。
「溫相知道我為何而來?要是知道,下官便不浪費時間了。」
溫儀良習慣性捋了下黑色的長須,回道:「文探花是利索人。」
文靖安直言道:「我想救嚴素光,請溫相高抬貴手。」
如果是其他六品小官在溫儀良面前開口就說這種話,溫儀良此刻已是轉身就走,但對文靖安他多了一次耐心,也僅僅只有一次而已。
「文探花專程來找本相,不該講這種異想天開的請託,大煞風景。若無其他言語,本相公務繁忙,恕不久……」
一個「陪」字沒說出口,文靖安從懷裡掏出一沓信件,他把信件分成上下兩部分,把上面一部分交給溫儀良,自己留了另一部分,說道:「先請溫相過目。」
在做代丞相之前,溫儀良便對朝中文武百官皆有調查瞭解,文靖安作為去歲探花,且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異軍突起,成為東宮的後起之秀,他對文靖安早有關注,深知此子絕非盲讀聖賢書的庸碌後輩,忽然遞來書信必有蹊蹺,便帶著疑惑開啟了其中一封。
這一看便不得了,饒是貴為代丞相也藏不住臉上的駭然之色,他猛然將信件倒蓋在桌面上死死摁住,問道:「從哪兒來的?!」
文靖安直言不諱:「嚴相生前所贈。」
溫儀良臉上訝異更甚,快速思索後質問:「你並非舊黨黨羽,跟嚴同也無半點情分,他為何給你?」
文靖安:「因為嚴相算到只有我會拿這些東西來救嚴素光,就是現在。」
溫儀良一陣惘然,無言以對,他發現自己沒法反駁文靖安。他又拆開另外幾封信件迅速瀏覽,越看越是心驚膽戰,越發意識到這批信件的重要性,因為這些都是嚴同生前和許多高階官員往來的密件,其中一些官員表面並非舊黨卻實實在在為舊黨做事,有的乾脆還是他手底下的心腹!
看到此時,溫儀良倒吸一口涼氣,甚至有些失了代丞相的風度,一隻手緊緊抓住那些信件不放,彷彿忘記了這些信件是文靖安借閱於他,並非慷慨相贈。
「你要什麼?」
到底是代丞相,這點定力還是有的,他很快剋制住自己,找回了應有的姿態。
文靖安回道:「我要救嚴素光。」
溫儀良:「你可知其中任何一封信交給我,三年之內,我保你進入中書省,若你不願,六部官署、地方職缺隨你挑選,包括你農事處的預算,我讓戶部給你翻倍又如何?」
他原本對文靖安的自稱用的是「本相」,這裡變成了「我」。
文靖安回道:「如果我這麼做了,溫相會留我嗎?」
溫儀良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