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2 頁)
當然,他也不能因為這點小錢就沾沾自喜,這最多用來解決目前的生活困境,這個煉鹽之法說到底觸動了官家的利益,他小打小鬧還行,一旦貪得無厭暴露了自己,就連文家都得遭受滅頂之災。
在這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錢並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功名才是。
思及此,文靖安收斂了笑意,把鹽袋藏入懷中,把鹽吏給的2文錢藏入口袋,稍加整理儀容,轉身進了書肆。
這家書肆的掌櫃文靖安記憶猶新,是那位退了他們30文錢,頗有俠義之風的中年男子。
這次書肆門口那些牌子又換了廣告標語,和上次什麼「密押」、「三年科舉五年院試」大不相同,這次走的是素質科舉的宣傳路線。
「快樂科舉幸福人生,縣試密卷看它就夠了。」
「科舉要好,秘卷領跑。」
「本店幫把你孩子送你上青雲。」
……
文靖安忍不住笑了笑,這位掌櫃的文創能力當真無窮無盡。
見到文靖安,掌櫃同樣記憶深刻,文靖安一進門他便笑問:「小公子又來啦?這回是你一個人?你娘呢?」
文靖安:「掌櫃伯伯好,我娘到鎮裡買東西了,我在你這看會書,她很快便來。」
掌櫃做了個請的手勢,說道:「想看什麼隨你,不必拘束。」
文靖安向他行了一個謝禮,說道:「謝謝掌櫃伯伯。」
掌櫃擺了擺手示意不必多禮,說道:「去吧去吧。」
文靖安轉身去挑書,看了不多時,陳三娘便買好東西過來了。
陳三娘當然不白來,她裡裡外外最會做人,更別提知恩圖報禮尚往來這種必要的禮節了,上次掌櫃退了她和文靖安30文書錢,這次過來她便把給陳何氏帶的鄉下蔬菜分出部分來,一進門便放到了掌櫃的櫃檯上。
掌櫃頗感意外,陳三娘先開口道:「都是一些鄉下東西,上不了檯面,掌櫃不要嫌棄。」
掌櫃本意是想拒絕的,但陳三娘這麼一說,他順口回道:「不敢嫌棄不敢嫌棄,我……」
這才反應過來,笑道:「我卻之不恭了,多謝小娘子美意。」
陳三娘道:「我本姓陳,夫家姓文,掌櫃貴姓?」
掌櫃:「免姓蘇。」
陳三娘向文靖安道:「靖安,叫蘇伯伯好。」
文靖安甜甜叫了聲:「蘇伯伯好。」
蘇掌櫃問道:「可上學塾了?」
文靖安:「上了。」
蘇掌櫃:「跟哪位夫子進學?」
文靖安:「杏陌村的李夫子。」
蘇掌櫃哦了一聲,繼續道:「是李童生啊,他那手字還過得去,不過學識嘛……你隨他學一年便夠了,最多兩年,往後有條件還是到鎮上的私塾來吧,我給你介紹更好的先生。」
文靖安:「謝謝蘇伯伯。」
隨後蘇掌櫃又叮囑了文靖安幾句勤奮篤學的話,由於還要帶文靖安去看望陳何氏,陳三娘不多逗留,與蘇掌櫃道了別,帶著文靖安往陳家方向去了。
第9章 刁難 白牆青瓦庭院深深
當然,他們母子還是不能走陳家的大門。
陳三娘只能帶文靖安繞到陳家的後門。
這是一座兩進的合院,文靖安站在後門前抬頭看,但見白牆青瓦庭院深深,很有些高門大戶的味道。
實際上陳家在蓮花鎮也算是大戶人家了,文靖安的外公陳守嚴是赫赫有名的大商人,鎮上逢人都要喊他一聲陳老爺,陳守嚴早年靠販茶起家,站穩腳跟之後他「以商養農」,用行商賺的錢不斷購置田畝土地,經過數十年苦心經營,光是在蓮花鎮外他便有五十多畝良田。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