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格局(第3/3 頁)
坊的人,也沒有親人在,不能再住工舍了。
阿瑰低頭,準備拿走他們叔侄的行李,可是這些工友卻只是大笑起來:“哪有什麼行李,快滾。”
少年沒有分辯,只是捏了捏手裡紙筆,轉頭離開。
……
蕭君澤提前半日到了河陰,這裡街道整齊乾淨,工坊裡來人行色匆忙,讓他本能地皺起眉頭。
“青蚨,這裡的草市、窩棚、還有商戶呢?”他不止一次來過這裡,當然也就記得這裡原本已經是繁華的小鎮了。
青蚨道:“陛下親臨巡視,自然是被驅逐了。”
蕭君澤皺起眉頭,心說失策。
來到洛陽後,他從沒跟著元宏一起出門巡視,自然也不知道中間有什麼過程,但他是真沒想到就因為這點小事,會牽連那麼多人的生計。
他從馬車上下來,帶著青蚨,沿著河堤行走,準備去實地探察一番。
只是,沒有走幾步,便被突然從河堤旁冒出來的幾個人影一前一後擋住,他們身材矮小,拿著木棍,為首的少年大聲道:“站住,把身上錢財和吃的交出來!”
蕭君澤抬起頭,看著這些被凍得瑟瑟發抖的小孩,不由揉了揉額頭:“青蚨,帶他們去工坊食堂吃些東西,加件衣服。”
那幾個小孩眼睛一亮,其中一個又大聲道:“我們、我們不上你的當,快……唉,阿瑰你打我幹什麼?”
為處首少年低下頭,誠懇道:“驚擾了貴人,可是我們實在想求些吃的,還望您放過我們。”
“跟我來吧。”蕭君澤輕呼一聲,
“青蚨,
帶路。”
……
片刻之後,一群狼吞虎嚥的小孩子幾乎把頭埋進碗裡。
蕭君澤也從那為首的少年口中知道,他們都是逃難的流民,因著工坊這裡戶籍查得不嚴,所以才在這裡混口飯吃。
而他們之所以會流落街頭,是因為佛窟寺。
北魏崇佛,不止達官顯貴,連鄉中的豪強也爭相禮佛。
所以,到處都是供養人。
供養人被稱為菩薩,他們會召集鄉中人手和錢糧,去佛窟寺開鑿數洞佛窟,佛窟開好後,便在其中留下供養人的姓名,算是為鄉人、家族積德。
這不但是豪強們財力的象徵,還能獲得名望,他們還會爭相為上品門第修築石窟,藉此獲得權勢。
可這些錢財、人力,要從哪裡來呢?
上等人從不需要考慮這些問題。
“我家裡原本是青州人,因遇到了匪賊,無錢回家,就在這裡賺口飯吃,本來,阿叔已經準備送我去夜校,”阿瑰聲音低沉,“突然間,就什麼都沒有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活過冬天……”
&ot;行了,&ot;蕭君澤也不介意對方的小小示弱,“你可以繼續去夜校,我看你有些水平,便開一處‘濟幼院’,你收留周圍的小孩,給他們一口飯吃,青蚨會給你些錢財,夜校你繼續上。”
他站起身,低頭凝視著坐面前的少年:“他們的以後,都交給你了,算是你今天打劫我的懲罰。”
少年猛然抬頭,然後用力叩首,擋在他面前:“草民願受所有懲罰,請您救我阿叔……”
“讓開,”蕭君澤清冷的聲音響在他耳邊,卻如洪鐘巨響,“我不只要救你阿叔,還要救他們所有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