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國中產階級有多少 > 第34部分

第34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殘夢遺傷伊萊克斯亡靈法神不準叫我氣球姐!霍格沃茨的命運巫師原神,身為初代雷龍,我竟被同化【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死對頭總想讓我喜歡他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庶女開鋪:我靠美食當上商業女王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震驚:我的室友,竟然是巔峰第一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兒童故事三百篇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

?這個人顧左右而言他,意思就是不算數了。我父親就說,你看現在世態炎涼——你一定要讀書。”

從W17的談話中可以看到他的家庭的文化資本的傳承,這種文化資本的傳承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文化知識的傳遞,因為解放以前的家庭能夠送得起子女上學的,一般都是條件比較好的地主、富農等富裕家庭。他父親雖然在解放以後因為出身問題沒有繼續接受教育的條件,但是他充分能夠認識到教育——即文化資本的價值,並將自己獲得的這些文化資本以“唱歌”的形式傳遞給兒子。

其二是成就動機的傳承。他的貧困的童年家庭生活經歷使他具有一種物質上的匱乏感,這種匱乏感是他堅持讀書求學的動力之源;來自父親好朋友的刺激——家庭的貧困使得父親的這位好朋友“嫌貧愛富”,也激發了W17希望依靠讀書出人頭地的志願。同時,父親經常做勵志教育,從“書中自有黃金屋”等古代的勵志格言,到以例項來激發兒子的讀書願望。

從年齡上看,中產階層的一般是在30~50歲左右,在他們的生命歷程中,最大的歷史事件莫過於“文化大革命”,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是在“文革”開始前後開始接受學校教育,而在改革開放以後接受高等教育,年齡較小的一批則是在“文革”以後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對於“文革”時處於學齡期的大多數人來說,“文革”阻礙了他們接受正規教育,而且文化資本的再生產功能受到影響。但據劉精明2004年的研究,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其實並沒有通常認為的那麼大,因為文化資本的傳承在“文革”期間的家庭中並沒有停止,“那些被劃分為不好的階級,一部分是舊體制下的傳統精英,像地主、富農、資本家;一部分是新社會中的教育精英,像右派分子,他們都是文化資本的擁有者,或在舊社會飽讀詩書,或者耳濡目染傳統文化中幾近苛嚴的尊師重教之規範與風氣,重視教育的理念在他們的心目中紮下了極為深厚的根基。”李培林等:《中國社會分層》,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第389頁。那些家庭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本,在那個年代也並沒有被完全徹底被革命掉。因此,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的子女,他們的家庭教育就不簡單是“文革”時期所流行的那些革命元素。我的一個訪談物件W10的經歷證實了這一觀點。

W10出生於50年代中期,她上小學的時候,1966年開始了文化大革命,整個社會都受到了“文革”的衝擊,只好好地上了3年學。在一個動盪的年代開始接受教育,所以她的整個教育是不繫統的。家庭受到了衝擊,她自己後來也到農村3年,在幹校,主要是勞動為主。“那時候選拔一些幹部中間的大學生來教我們,工業、農業、電子呀,講插秧呀、割麥呀、種花生呀、鋤草呀,一點點化學知識呀,工業就是講一點點物理知識。” “從五七幹校回來之後上高中,也是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然後就再下農村,當知青,在農村又呆了3 年。1976年,我們就成了工農兵大學生。入學是1977年3月份,當時是招4個班,必須是高中畢業生,最後一批的工農兵大學生,我是學工的,學機械專業,分到一個廠裡面,因為我愛人留校了,所以我就調回學校。”

另外一種教育形式就是對思想的影響。“給教師戴高帽子游行啦,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啦,當時我們就有一種看法:你看讀書以後就會像老師一樣,要戴高帽子游行,那時候就不想讀書。”

但是儘管家庭都受到了一定的衝擊,父母過得不是很好,但是她們還是很自由,她認為,那個年代對她來說也還是有很多樂趣。“我們沒有學校的約束,比較自由,比如說,養小雞呀,抓蟲子呀,很自由地成長。” 而且她對那個年代經歷的種種也不是感覺到特別遺憾。“你生在這個年代有什麼辦法呢?我覺得還是好快樂,不覺得很痛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天尊皇婿冥界公主玩轉櫻花舞淚魔魂天下緣起金融神豪[主士兵團團]成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