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炎國的這話,千萬不能信!(第3/4 頁)
今時雲巔宰相、鍾氏家主名叫鍾宙。聽聞神州一統,大炎帝國新立,又聽聞大炎帝國有神兵掣電連發神銃,威不可當,將信將疑,便派使臣來,請求歸附、保護,求購神兵!
朝貢貿易賺錢,並非雲巔國的主要目的。
想炎國收他為小弟,借用炎國的勢,壓住琺國羅剎鬼的侵犯,才是他的目的!
要是能購買得神兵,武裝自身,增強自身的實力,那就更好了!
……
冥黎國內,倒沒什麼外患。
炎國雖然一統神州了,卻無野心似的,並不積極的介入當地,要求歸順,而是做起了吃瓜群眾一般,靜觀其變。
外患沒有,內亂倒是不絕。
其內情況,猶如三國時期似的。
冥黎王名義上還存在著,卻被架空挾持,和雲巔國的段氏差不多,成了吉祥物。
此時,冥黎國有四大領主家族:龍氏、方氏、石氏、程氏。都稱霸冥黎八百餘年!
細究祖上,也都是神州王朝的將領。
本皆隸屬將軍馬贇。
馬贇旗下,除了上述四大將領,還有韋氏、洪氏、盧氏、張氏。
後神州王朝垮臺,馬贇趁機自立成帝!
原先的軍中八大將領,各分一塊地盤,分享權力,成為大領主!——稱為八番。
馬贇死了之後,傳位兒子。其子馬瑒,頗有報復,想剪除八大領主,大權獨攬。——類似神州王朝的削藩之舉。
結果,削藩不成,反被藩王給凸了,地盤被八大領主瓜分!
八大領主盤踞冥黎,互相之間,也爭鬥不斷!
數百年下來,只剩下了四大姓:龍氏、方氏、石氏、程氏。
其餘四家,煙消雲散,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
這幾大領主,在神州分崩混亂時,他們就各個稱帝,過把皇帝癮。
神州一統之後,他們就紛紛稱王,派使來朝見,求歸順。
冥黎地形極其複雜,易守難攻,不利軍陣。
龍氏、方氏、石氏、程氏誰稱國王,其餘三家都不會服。
前晉在時,扶持了個小領主安氏為國王。
前晉覆滅之後,安氏王位也坐不穩了,四大領主又鬥了起來。
其中以石氏實力最強,挾持了國王,“挾天子以令諸侯”。
龍氏與其結盟,共抗方氏、程氏的聯盟。
形成兩股勢力的對立!
冥黎先後兩夥使臣來,就是這兩股勢力派來的,先來的是石氏、龍氏同盟方的;後來的是方氏、程氏聯盟方的。
如果要論正統、要論名正言順的話,石龍同盟方更加佔有優勢,因為他們挾持著國主,以國主之名派使臣來,名正言順。
相比而言,方程聯盟方,就不那麼的名正言順了。在名分上,他們只是冥黎的地方勢力,沒有資格代表冥黎國。
他們派使來炎國,一則是為了歸順、示好;二則是不想對方與炎國修好,得到外力之助;三則是想自己交好炎國,獲得助力!
也都對炎國的掣電連發神銃有所耳聞。
他們的主要目的,也不在於朝貢貿易獲利,而在於得到炎國支援,最好能購得掣電連發神銃!
……
劉玄、及內閣大臣,都是精明至極的人物,君臣揣測雲巔、冥黎來使的目的,猜測了個七七八八。
把談判之事交給王熙。
王熙與兩國使臣談判。
·你們要歸順我炎國,我炎國接受!
·作為宗主國,我炎國可以為你們提供保護!但是,產生的費用,你們要予以承擔,費用炎國可以先行墊付。
·我炎國沒有向你們國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