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全都是昏君(第2/2 頁)
劉炫以前雖然不親政,但也是正兒八經的皇帝,也要修陵寢的,也要上二十萬兩一年!
這樣大的開支,內廷收入根本不夠!
所以,假借工部之手搞營造,由工部向國庫伸手!
賬冊中,還簡明的列舉了開國以來,歷代先帝時期的內廷收支情況。
大體上,太祖時期,是比較簡樸的,個人花費,一月額定1600兩,一年也就是2萬左右的事。陵寢也就200多萬兩。
歸天之時,留給修文帝的內庫中,還有350萬的積蓄!
修文帝仁厚,時常從內庫拿錢,賞賜宗親勳貴。歸天,交班給承平帝,內庫也有100餘萬兩積蓄。
而到了承平帝,畫風就驟變了!
做太子時,他是顯得乖巧賢明的。
做了皇帝之後,沒半年,就原形畢露!
各種普張荒淫。
在西苑裡造逍遙宮,就花了200多萬兩!
內官奸臣滿世界給他找美女。
傳位給和光帝時,內庫積蓄早光了,還把國庫吃出了二十餘萬兩的虧空。
到了和光帝。雖不像承平帝那樣荒淫了,卻迷上的問道修仙。
西苑一座長生殿,是他修煉之所,花費了300多萬兩!陵寢花了五百萬兩!是歷代之最!
錢不夠,就開源,增加賦算。
本來賦算是16~60歲才交的,一人一年120文。
他是婊子立牌坊,把120文減到了100文;然後16以下、60以上都要交!
更妙的是,還收起了“單生稅”,女子十六不嫁的,一年收500文!
……
劉玄靜靜的翻閱賬冊。
修墳修宮殿,動不動就幾百萬兩!要知道,國庫一年的收入,也就300萬兩啊!
看完,很無語,合上賬冊,對曹少欽說道:“都是些只管自己活著死後享樂,不管後人洪水滔天的昏君。”
室內並無第三人。
如此評議歷代先帝,曹少欽能接什麼話?
室外,候命的御前宮女太監,聽聞到了這個話,無不心驚膽顫!
大炎國以儒道治天下。
儒道最講忠孝。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政治正確。
劉玄剛才的那句話,便是屬於不忠不孝的!
先帝們縱然有過,也要為尊者諱、為長者諱,這才是忠孝的體現!
忠孝觀,還反應在對祖制的恪守上。
遵守祖制,就是忠孝。
不遵守,要改祖制,那就是不忠不孝!
這套觀點,從上到下,深植人心。
整個國家的禮法秩序,都是建立在這套觀點上的。
要想撼動,十分困難。
平民觸犯,“不孝不睦不義”十惡不赦的大罪等著你!
皇帝觸犯,雖大權在握,沒人能拿他怎麼樣,但也會涉及皇位合法性,動搖人心,引發禍端。
——現秩序是建立在這套價值觀基礎上的,衝擊了這套價值觀,也就衝擊了現秩序。價值觀垮了,人心就亂了。秩序崩了,社會就亂了。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