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第2/4 頁)
三教共簽封神榜,而後等待時機,那商紂王題詩惹怒女媧娘娘,管他是真的唐突還是被人蠱惑,女媧因商朝尚有二十八年氣數,不願更改以防再生變數,只以招妖幡喚來三個小妖,殷商有聞仲在,那三個小妖如何成得了氣候,不過上古諸神生來易怒的一口怨氣,知他國祚不久,便使他再無僥倖。這等尋常之事,偏偏被徹底利用,封神之戰,就這麼開始了。&rdo;
直到今天,都被認為滅商興周,是那些神仙各持己見的一場慘劇。
那個時候,誰也沒有看透。
伏羲神王沒有,女媧沒有,連他陸壓也不懂。
除了通天教主。
‐‐勢臨危局,避無可避,慘禍將至,為何要坐以待斃?
憶起鏡中追溯所見,面對楊戩勸說,只是微微冷笑的截教之主端然拂袖,神色桀驁,當風臨立東海碣石,目視蒼茫而道:‐‐天下這盤棋,師尊他下得,我豈不能?
死的,畢竟多是鴻鈞老祖的門人,若說有個封神榜,收納死去的魂魄,若事有變數,局勢不利,再釋將出來也不妨礙,畢竟神仙與凡人還是不同,這場戰爭若沒有帶來意料中的改變,後續如何誰也說不準,所以伏羲神王與上古諸神都沒有插手這場浩大的封神之戰,連鴻鈞老祖,也忌諱著不敢輕動,但局已成,勢不可遏。
&ldo;別小看那個經常做蠢事的玉帝。&rdo;陸壓道君輕笑。
所有在商朝為官的仙人道者,幾乎死絕,而封神榜一出,新起的姬周也沒有留住能人異士,活著的與死去的,都受封於天,甭管是不是一個空虛的名號,天庭得了勢,東華帝君不再掌權,而凡間朝官,再也沒誰敢去做了,封神之戰下來,死了的不說,僥倖沒去參加的不是膽小,就是修為不夠,無論哪種一聽得那許多大能耐之輩死無全屍,還不借前鑒,誰敢再去想那所謂榮華富貴。
就是要興風作浪,回過神來一想,雖是屍橫遍野,闡教截教又怎麼樣,紫霄宮的鴻鈞老祖能生生遏制住這般死鬥歸於虛無,想那上古諸神還未出面呢,誰敢再違背鴻鈞道人在潼關下厲聲而斥責的,各歸洞府頤養天年?
截教覆滅,天庭興盛,凡間,再難見神仙。
你說,為什麼要讓一個幾十年得不了道的姜子牙來主持封神之戰呢?只有他留在了凡間,做他的丞相,享他的封地,後裔也好親屬也罷,都同一樣百年之後輪迴往生,不再有聞仲幾百年為殷商國師,看著聞仲的面子多少神仙也來了朝歌為官?
天上一天,凡間一年,只要一個月,封神之戰的故人全部死去,做神仙的即使顧念當年,也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淡薄,何況那些曾經死去在封神榜上的人,全無記憶。
&ldo;伏羲神王醒悟的時候,已經晚了…&rdo;
菩提祖師也喃喃。
那彷彿就是一場劫數,連他這樣對此感覺並不明顯的,都被那憤怒與絕望的氣氛感染到終日惶惶,生怕馬上爆發的就是上古諸神討伐紫霄宮的戰爭。
但它沒有發生,因為來不及了。
每分每秒,都在消逝的生命,陸壓道君神色凝重,當初崑崙鏡中所見的每一張面孔,都充斥了不甘,驚怒,與恐懼,他們不是鴻鈞老祖,不懂九轉玄功,逃不得,也沒有時間耽誤下去,最終伏羲神王決定,進入天界之門,去搏那幾乎沒有的機會。
女媧已用最後的機會,藉口他事,逼闡教起誓不再出崑崙,這天長日久,三界逐漸平庸,能如鴻鈞所願的,已幾乎沒有。
&ldo;伏羲神王,在封神之戰中,是見過楊戩的。所以他很明白,這三界,未必沒有第二個通天教主。&rdo;
‐‐鴻鈞,我等今日,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