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頁(第1/2 頁)
原因竟是本要嫁去張家的唐大姑娘,陰差陽錯和二姑娘上錯了花轎,如今被抬到了裴家,等眾人發現弄錯了新娘時,唐大姑娘已經和裴家公子生米煮成熟飯了。
而張家那邊,雖生米沒煮成熟飯,但天地已拜,蓋頭已掀,想換回來也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而這會兒,裴家喜房裡,唐雅看著將自己緊緊抱在懷裡的男人,瞪著水汪汪的杏眼問:「所以那花轎是你讓人故意抬錯的?」
「那可不,我守了那麼些年的瓜,怎麼可能讓張家那小子摘了去。如今她娶了你妹,有他好日子過的了。」裴潯陽得意的說著,斜了眼窗外,瞧天色還早,嘴角邪邪一笑,再次撲向了懷裡的小嬌妻。
春宵苦短,莫負良辰!
完。
第296章 番外之心悅卿兮卿不知
天啟景帝八年,唐家主夫婦外出,在趕回來為幼子慶生途中,遭遇海上風浪,船毀人亡,屍骨也葬身於大海。
訊息傳來那日,正是唐宋七歲生辰,唐家早間熱熱鬧鬧掛上去的紅綢燈籠,晚間便全部被換成了一片素白。
那一晚,小小的唐宋未哭未鬧,手裡拿著母親的遺物玉鈴鐺,在只放了衣冠的棺木前枯坐了一夜。他二叔怕他接受不住這噩耗,刺激出個什麼好歹來,於是葬禮一過,便讓個長老帶著他四處去散散心。
而這一散,就來到了盛涼。
那一年,盛涼裴家得二夫人孃家相助,已在洛陽穩住腳跟,成了又一大盛族。
而那一年的裴家五小姐裴銀,正是個剛學會跑跳的奶丫頭,長得跟個玉團般漂亮喜人。看著文文靜靜的,卻活潑得不得了,每日精力充沛得丫鬟奶孃們都逮不住她。
唐宋初次遇見她的那日,是在一隊迎親隊伍的邊上,她站在他後面,人小個矮瞅不著熱鬧,便扯著他衣服,奶聲奶氣地喊:「哥哥、哥哥,讓讓,讓讓。」
那時,唐宋是唐家目前最小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是他是旁人眼裡的奶糰子,如今接觸到更小的小糰子,冷冰冰的小臉上,不自覺的閃過了一絲慌亂。
這絲慌亂被帶他出來的長老瞅見,覺得這奶娃娃許能逗他們少主開心,便將她當個小玩意一樣,連哄帶騙的抱回了客棧。
可小阿照畢竟太小,白日裡有多活潑膽大,一到晚上哭聲就有多嘹亮。
哪怕外面打著雷,下著大雨,也能聽到她直嚷著要找爹爹孃親的哭嚎聲。
唐宋被吵得煩了,身上又沒帶能毒啞人的東西,便鬼使神差地,將母親的遺物玉鈴鐺遞給了她。
小阿照得了好玩的,這才哼唧哼唧地停止了哭聲。
而這一幕,讓那長老更加無比堅定,這小丫頭能讓他們少主開心。本想等明日雨停了,便帶著她一起上路迴天啟時,怎料唐宋看出了他的想法,竟在第二日一早,便牽著小阿照的小手,將她送回了家。
送她回家的路上,玉鈴鐺聲響了一路,小丫頭也喋喋不休地說了一路,直到做後說夠了,才問她:「哥哥,哥哥,你叫什麼名字呀?」
「唐宋。」
又鬼使神差地,唐宋告訴了她自己的名字,還霸道地威脅她說:「不許忘記,不然以後我回來取鈴鐺時,一定殺了你。」
然而那時的小阿照,還不知道什麼是『殺了』,只樂呵呵地直點頭。
可惜孩子心性,她最後,終究還是忘記了那兩個字。
那日,裴家人仰馬翻找了一宿的五小姐,毫髮無損地被人送回來時,手裡莫名多了一隻價值不菲的玉鈴鐺。
此後的許多年裡,那隻鈴鐺也一直戴在了她的手腕上,可她,早已忘記了送她鈴鐺的人。
而唐宋隨那長老離開盛涼後,並沒有立即迴天啟,而是輾轉又去了許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