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南下準備(一)(第1/3 頁)
七月八日,應天府太平門外,神樞營大營當中。
朱載壡正召集了神樞營千總以上的將領進行開會。
為首的自然是馬芳,俞大猷以及劉顯。
當然了,大會無大事,小會無小事,這種十來人的會議,都是保密性比較高的一種了。
這次會議的內容主要就是說一下怎麼南下的問題,將南下的諸多事宜吩咐一番。
這朱載壡留了個心眼,向外宣稱準備直接坐船,靠著海岸線南下。
但是其實上呢,朱載壡打算率領整個神樞營,輕裝簡行,一路南奔。
朱載壡這是想著再來一次出其不意,就像上次他離開京城一樣,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留給自己一些足夠反應的時間。
為了這件事能操作下去,他下午還要去一趟龍江造船廠看一看。
對外所說的,朱載壡自己所乘坐的自然是封舟級福船,若是不關心關心程序,這戲份朱載壡總感覺就會差一點。
然後除了這封舟級福船,其實這整個船隊當中的其他船隻,名義上是運人,但都是裝滿糧草,用來供應神樞營的吃穿用度。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至於承擔這運送糧草的任務,朱載壡就打算徵用今年的一部分漕船,也就是用到馬快船。
沒辦法,這南京糧倉被燒了一批之後,大量的糧草被朱載壡用銀子來折色了,送銀子能花幾條船啊,自然就有一大批漕船空了下來。
要知道,這條運河當中,常年當中可能會有六千乃至八千條漕船在運輸。
這些船隻除了要向北方每年運送四百萬石的糧草之外,還承接著很多東西。
這南方的大量物資都需要運送到北方去,可不單單是糧食一項。
像是雲南的銅,貴州的鉛,湖南的銀也都需要透過漕船從南方運到北方去,這大明對於制錢這一塊很不上心,但是每年照例要消耗掉大量銅,究其原因就是道教和佛教用掉了大量的銅。
朱載壡時常想著,若是自己能將北邊京城那邊的道觀寺廟都清理一遍,好好清理一遍,估計能抵得上好幾年的全國銅產量,當然,可能這一結果還是保守估計了。
同樣的,這些漕船還需要承擔皇室的需求,無論是白糧,還是各地的土貢,這種數量都是極為龐大的。
像是嘉靖帝一年在南方要的扇子就要幾千把!這還只是扇子這一項。
另外,像是什麼絲織品啊,茶葉,木材啊,瓷器啊,乾鮮果品啊都是需要運到北方去的,這些船隻也是屬於漕船的一部分,當然了,它們一般被稱為貢鮮船隻。
可以說有著漕運,不有著這些漕船的存在,才讓雄踞在北方的帝國得以毫無忌憚地吸收著南方的財富。
而朱載壡這次要用到的馬快船就是屬於漕船的一種分支,跟貢鮮船一樣的類別。
這馬快船啊,可不是一種船隻,而是指馬船和快船。
先說馬船,馬船的職能就是運送馬匹,當然了,到了後面也就是變雜了。
至於那快船則是用來運送軍隊的輜重物資的,例如武器和糧草。
因此這馬快船在創始之初都是出於軍事上的考量,如今,朱載壡將其抽調出來用來運送神樞營的大部分後勤物資,也算是重歸本源了!
“劉顯啊——”
大帳之內傳來了朱載壡的聲音,“你去趟兵部車駕清吏司,拿著孤的手令,調一批馬快船備著,過幾日啊,將糧草裝船,便可先行了。”
這劉顯本就是南方人,而且與其他二人不同,他與南京兵部的關係很是不錯,而且此人也相對來說更為機靈一些,對於人情世故的處理,雖說比不上戚繼光,但是對比於馬芳和俞大猷來說,還是強上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