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第1/2 頁)
「好羨慕你,前五的話上大學是肯定沒有問題了。」
他們這個學校就別去拼什麼清北了,能上大學就行。要是能上省大,那也是榮耀加身了。
陳怡歆原本的追求就是省大,但是暑假的時候,周昇跟肖一言一直在鼓動她去b市讀大學。
周昇這麼動員她還能想得通,他成績好,又是b市人,讀本地的一流大學理所當然。但肖一言這傢伙是要打算來省大跟著張教授的,他就不希望跟自己當校友?
肖一言卻說以陳怡歆的能力,省大雖然好,卻不適合她,她應該多出去看看,開闊眼界,而大學就是個非常好的結交人脈的平臺。
另外衛忠也在猶豫要讀b市的大學還是去金陵讀,兩邊的學校都是他的夢中情校!
他參加預賽已經過了,然後上一週參加了複賽,雖然最後的過關名單還沒出來,但是他自己感覺是十拿九穩的。
十月初,過關的名單就會發到學校,接下來就要準備決賽了。
決賽在十月底進行。一等獎獲得者將會參加國家隊的集訓,然後出戰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
基本上得到一等獎的學生都會被各個高校搶奪,特別是清北,仗著地利之便很是先下手籠絡了不少人才。
衛忠的實力在童老師看來不算是頂尖那一批,但是他的綜合能力很強,而且發揮穩定。
童老師的意思是讓他這一屆先試試水,目標放在下一屆上。反正奧賽的限制年齡是不超過二十歲,而衛忠今年才十七,還能熬一年。
侯文這次發揮不好,複賽的實驗部分有點砸,而龐貝對自己也不太自信,雖然估出來的分數應該沒有問題,可也差不太多,心情反而比衛忠和侯文更加忐忑。
在三個大學霸的帶領下,陳怡歆的理科成績漲幅驚人,但是她自己並不覺得,因為本校的考題難度適中,再好也只能考滿分。
但她經常刷其他學校的試卷,有時候居然會才堪堪及格,這對她的打擊不小,也因此她從不以為自己的成績很優秀。
陳怡歆自己努力學習的同時也不會拒絕幫助同學們,她還在學的鼓動下組了一個學習小組,每天晚自習的時候,整個小組統一刷試卷,不求做完一整套,簡單的可以直接忽略,主要攻第二梯次的難題。
做完之後自己對照答案批改,如果一個題目整個小組有一半以上的人做不出來,就由做出來的同學給進行講解。
還別說,這效果真的很不錯。
現在好多同學想要加入進來,可惜陳怡歆覺得人太多了不合適,讓他們自己組小組,試卷她可以提供樣本,看是拿去學校膠印還是自己影印都行。
一班同學陷入了刻苦學習中,帶動起良好的學習風氣,整個一二三班都在暗中鼓勁,想要超越對方。
另外一件大事,是搬到成高之後,校長跟年級老師們開了會,最後確定前三個班都不動了,每學期期末,前一百五十名自動進入前三個班,增補的新學生則由三個班的班主任抓鬮決定。
這樣的好處是給了更多同學希望,還增強了競爭意識。但壞處也有,三個班之外的同學很多都有些自暴自棄,覺得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進入一班了。
那些事情都是老師們要去操心的,跟學生並沒有太多關係。反正進入前三個班的學生都卯足勁兒在學,生怕連目前所在的班級都不能待下去,那真要了老命了。
把零散的小東西統一裝到一個大袋子裡,幾個同學一起進了書店,開始淘書看。
這年頭在書店混書看的人不少,大家都直接坐在地上,一不小心就會踩著人。
陳怡歆拿了兩本介紹瓷器的書翻看,她的同伴們則在選看各種教輔書和習題冊。
「你不買教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