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戰後改革(1)(第1/4 頁)
第九次俄土戰爭終於結束了。
1844年8月17日,帕威爾代表囉薩帝國在條約上簽名。於是,歷時10個月,傷亡12萬人,耗資154萬金的第九次俄土戰爭以囉薩帝國完全勝利而結束。
對外戰爭結束後,隨之而來的,是對內改革。
首先就是軍隊。
這次戰爭讓後膛槍大放異彩,漂亮的戰績把悠悠眾口全都堵上了。誰再嗶嗶賴賴說不應該改革就把他拉到戰場上去檢驗。
陸軍換裝新軍備意味著新的市場,新的財政投入。隨之而來的就是軍改的深入。
第九次俄土戰爭的勝利為先覺派爭得了軍事改革的門票,為之後深入改革奠基。在沙皇的授意下,以蘇壴水為代表的先覺派開始注重軍事科技,軍事思想和軍事教育。
“我不會低估軍事理論的價值,但如果讓軍人在戰爭中盲目地服從命令,那他們必敗無疑。”蘇壴水借用先人的話這般言說。
沙皇相信蘇壴水,要求也很簡單,訓練一個現代化軍隊以支援囉薩再次偉大。
“謹遵王命。”
先覺派開始深化改革,推進科技樹。
事實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奈何守舊派眼瞎。
先覺派的改革即便在沙皇的授意下和得到了沙皇暗地裡的一些支援,但是依舊難以與強大的守舊派抗衡。
改革陷入了困難。
實際上,先覺派的改革只是一場地主貴族階級內部針對落後軍事問題的改革。真正的阻礙實際上依舊是農奴制下低下的生產方式和沒有效率的生產力。
剛剛結束戰爭的囉薩帝國實際上還不能立刻投入到一次真正的改革行動中,實際上這次改革變成了先覺派割自己的肉來餵養祖國這個龐大的機器。而先覺派大多數人實際上還是農奴制思想下的貴族,只有自給自足下所留有的少量財產可以用於改革。也就是說,貴族們根本不懂得什麼是經濟學,什麼是內迴圈。他們用自己的一腔熱血和無私奉獻來報效祖國。
最終的下場是什麼?當然是破產。
他們可以說是囉薩帝國的張謇。(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1895年在南通創辦大生紗廠。把實業、教育稱為“富強之大本”。奈何當時社會下,其之理想終是奢望。)他們興教育,制實業。大量的學校雨後春筍的冒出,大量的兵工廠也在廣闊的大地下紮根。但是,資金終究是難以支援和繼續。隨著時間的推移,資金鍊的斷裂和軍事裝備由於技術問題導致的不達標等等,難以迴圈的資金讓很多剛剛誕生的企業又陷入危機,紛紛破產。
改革陷入了危機。
……
一位年輕的青年貴族走在首都聖皮特斯堡的大馬路上,就在昨天,他投資的兵工廠最後還是破產了。
“唉,靠。”他想不明白,為什麼槍管這個東西的膛線這麼難搞,就是達不了標。
破產後的工廠最後還是被搬空了,賣給了一個資本家,好像叫什麼蘇示羊。生產的次品也大出血賣給了一些人,其中好像有一個叫羅傑。
他的口袋裡只剩下一點兒餘額,雖然這些錢對於普通人來說依舊是很多的。他很迷茫,實在不明白為什麼。
他走到酒館裡,看到那些個醉生夢死的人又感到厭惡,於是又退出了。
走著走著,他在街道上遇到了他的一位知心朋友。他記得這位朋友好像是投資了一個學校,一樣在虧錢。這位朋友好像是一個企業家,他不是傳統的貴族,而是新貴族。他們已經開始開廠了。
兩個人見了面,倒是嘻嘻哈哈了起來。
“伊萬,好久不見。”企業家對著這位年輕的貴族說道。
“是呀,好久不見。”一陣寒暄之後,兩個人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