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新一代劉跑跑(第1/2 頁)
看現在這個情況,明顯是士燮投奔了孫策,認孫策為主了,否則帥旗不可能變成孫字,交州連姓孫的將領都沒有,而且就算有也不可能替代士字帥旗啊。 不管敵軍主帥是誰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眼前這七萬的大軍是怎麼回事? 士燮在這邊的軍隊只有三萬左右,另外多出來的四萬不可能都是士燮的援軍。 就像是士燮知道劉繇的實力一樣,劉繇透過投靠他的蒼梧太守吳巨,以及高涼郡得到的訊息,士燮手裡除非把後方所有的兵力集中起來才能勉強湊夠四萬之數,可是這個情況又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那也就是說,這裡面有一部分是士燮的援軍之外,另外孫策也是派了不少兵力前來。 而樊能和於糜手中只有兩萬多軍隊,跟原先計程車燮士兵還能夠打成平手。 但是現在地方一下子出現這麼多援軍,那是肯定打不過的。 所以樊能和於糜商議了一下,一致決定帶著所有手下撤往南海郡,找劉繇去。 而在樊能和於糜主動撤退之後,孫權大軍幾乎兵不血刃的就收復了蒼梧郡。 然後繼續往東面進軍。 當劉繇接到樊能和於糜的訊息之後,也是瞬間傻了眼。 然後召集所有手下大將來商議事情。 劉繇手下現在沒有多少人可用,雖然在蒼梧郡和高涼郡接收到了一些當地的文武官員,但是有能力者還真沒有,也就蒼梧郡的吳巨勉強一用,其他的人根本連參與議事的資格和能力都沒有。 現在劉繇看著面前的幾個人,也是有些心灰意冷。 張英,樊能,於糜,陳橫,薛禮,吳巨,以及兒子劉基,然後……沒人了。 在從曲阿大戰失敗,到後來逃到豫章,然後又投奔交州,再到和士燮大戰,其他將領已經是死的死,跑的跑。 現在就只剩下這幾個人了。 如果能夠打敗士燮,佔領交州,還可以增加無數的人才,畢竟劉繇漢室宗親的身份還是挺管用的,從士燮手下那麼多人建議士燮讓位於劉繇就能看出來。 只不過隨著士燮投靠了孫策,然後孫策派兵在廬陵和建安屯兵之後,劉繇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勢,就開始逆轉,變得只能轉攻為守,而且慢慢被蠶食了。 現在一想到西北七萬大軍,然後高涼郡那邊還有三萬大軍,東面和北面還有三萬多敵軍,這加一起已經超過他一倍的兵力了。 而且他領教過孫策軍的厲害,他可不相信自己的手下能夠擋得住敵軍的進攻。 而且現在劉繇只剩下南海郡最後一郡之地。 三面被包圍,南面又是大海。 現在只有三條路,要麼投降,要麼死守,要麼北上桂陽,去投奔荊州劉表。 投降,也就意味著手下的力量全部失去,而劉繇的個人安危也是猶未可知。 死守,堅守一段時間劉繇認為還有可能,但是時間長了肯定守不住。 他現在所在南海郡即將被包圍,外無援軍的情況下,早晚都會守不住。 只有投奔劉表貌似還有一些可能。 趁著蒼梧郡的大軍還沒有封鎖西北部地區,還是可以從那邊直接進入桂陽郡的。 所以,在劉繇極度缺乏情報的情況之下,他做出了一個不知道是正確還是錯誤的決定,那就是放棄防守南海郡,率領大軍從西北方向快速進入桂陽,然後北上投靠劉表。 相信憑藉自己手中的六萬大軍,就算劉表不接納自己,自己也可以繼續往西,去零陵,去武陵,甚至是繼續西進去益州,怎麼著也能找到一處落腳之地。 至於找孫策報仇,那就要等自己有足夠的實力之後的事情了。 不過在劉繇做出決定,率軍急奔西北地區的時候,發生了一些讓劉繇沒有想到的事情。 第一,他根本不知道荊南發生的事情。 別說他不知道了,就是桂陽留守的荊州軍也不知道周圍郡縣的訊息。 長沙,武陵,零陵都已經改頭換面之事,他們都不知道。 第二,劉繇本打算帶著所有計程車兵北上荊州,結果不知道為什麼,手下有三千左右計程車兵在得知訊息之後,在半夜的時候,直接逃走了。 劉繇也沒辦法,本地士兵有的人根本就不想離開家鄉,而且他佔領南海郡沒有太長時間,很多士兵的歸屬感也是不強。 而且劉繇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