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荊州大軍主力,全滅(第1/2 頁)
原來,劉曄前方十步到五十步的距離挖了好幾個大坑,大坑之中佈滿了尖銳的木刺,而大坑的上面用薄木板,布和樹葉蓋著,上面還撒了很多的浮土。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劉曄從敵軍還沒有追殺來到時候,就一直待在這裡不動的原因。 當敵軍掉下很多人的時候,第一輪一千支弩箭已經裝好了,於是乎,馬上又是三輪共計三千支的弩箭。 這些向前衝的的荊州兵已經所剩無幾了。 就算還有一些也沒關係,你當劉曄身邊的周倉,帶領的三千山地步兵和兩千郡兵精銳是擺設不成? 而後面的荊州軍主力,則是被一面倒的屠殺。 一萬多精銳的山地步兵,再加上兩萬的郡兵,對付被箭雨射完只剩下不到兩萬,嚇傻了的荊州兵,那不是屠殺是什麼? 其實劉曄一直都覺得孫權留給自己的兵力太多了。 他知道這是孫權想要保護自己的安全,但是感動之餘,依然是感覺有些多。 不過隨後孫權告訴他,讓他去主動進攻荊南,劉曄才勉強同意。 所以他勞心費力設計了這麼久,就為了儘量減少傷亡,然後帶著儘可能多的大軍,去進攻荊州。 就這樣,在這一次伏擊戰中,荊州軍只有六千人被俘,其餘人都被殲滅。 而劉磐,楊齡以及那些偏將和中級軍官,統統死亡。 讓人感嘆的是,在被俘的六千人裡,居然有蒯良。 荊州軍入侵豫章的主力被殲滅了,但是隻有蒯良最後神奇的活了下來。 更讓人驚訝的是,蒯良居然渾身上下一點傷都沒有,連擦傷或者扭傷都沒有。 不過看到他被嚇暈過去了,不知道是不是有內傷? 當伏兵出現的那一刻,蒯良就知道中計了。 原來他們一直都在被劉曄算計中,而且一步一步走入劉曄的計策中還不自知,於是急火攻心之下,直接暈了過去。 不過他這暈倒了,還真是僥倖撿回了一條命。 他身邊不斷有人中箭,然後摔倒壓在了他的身上,陰差陽錯之下,蒯良就這樣活了下來。 而他背上的人則是變成了一群刺蝟。 敵軍已經全殲,趁著天黑還有一點時間,趕緊下令讓人打掃戰場。 本來還以為能有一些漏網之魚,劉曄還在荊州軍的退路上佈置了數百山地步兵和數百騎兵,準備追殺他們,結果根本沒用上。 所有的敵軍就在這一段大路之上就徹底解決了。 趁著天色還沒有黑,劉曄讓兩萬多郡兵趕緊打掃戰場,然後把賀齊等山地步兵將領叫了過來,讓他們準備先行回去陽樂縣,聽候孫權的命令。 如果孫權不在那裡,那他們就要守住陽樂縣,等候劉曄的到來。 而劉曄則是要率郡兵把這些傷員和敵軍的繳獲明日送到上蔡後,再回返陽樂縣。 賀齊讓周倉帶領三千山地步兵依然保護劉曄,然後帶著呂蒙和廖化率領大部分的山地步兵主力,和一千騎兵,依令先行返回陽樂縣。 有董襲和周倉保護,還有那麼多郡兵,劉曄的安全是沒問題的。 荊州軍追擊劉曄的大軍,全軍覆沒了。 而另一邊,在劉曄帶人撤離陽樂縣,而劉磐率大軍去追趕的時候,孫權也是開始了行動。 當天晚上,子時和丑時交替的時候,陽樂縣城的四周城牆上,數百名山地步兵精銳就可以翻牆而上,很快就悄無聲息的把城牆之上的夜間守軍給解決掉了,沒有發出一絲一毫的聲音。 可見這些士兵的精銳。 而山地步兵也是十分擅長攀爬的。 隨後四個城門就被開啟,剩下近萬的山地步兵也是順利的進入城內,然後直奔城中各個要地而去。 等到孫權率領四千騎兵進入縣城之時,城中所有荊州兵已經全部解決。 駐守的兩千荊州兵,在兩員偏將的帶領下,也曾經試圖抵抗,但是很快就被馬忠,潘璋殺一個俘虜一個,然後剩下一半左右的荊州軍就投降了。 至於城中的那些傷員,則是全員被俘。 孫權下令佈置好警戒,然後主力先睡覺,等天亮之後再開會商議。 而在中午時分,從陽樂縣先行出發了一支兩千多人的隊伍,帶隊的是荊州被俘虜的那員偏將。 他身邊則是跟著潘璋。 隊伍中看似全是荊州軍,但是其實只有數百人是荊州軍的俘虜,剩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