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刁難(第2/3 頁)
’以後,宋麗官方斷交達四十年,直到‘聯麗制遼’政策出臺後宋麗復交。由於傳統上經登州、萊州、密州的北方航線受到遼國掣肘,熙寧七年高麗遣使奏請‘欲遠契丹乞改途由明州詣闕’,得到宋廷許可。而從明州到開封,確實會經過包拯的老家瀘州。當然,這不是說那時候的高麗使節入貢就一定會走明州,可至少是存在這種可能的。”
《少年包青天》畢竟已經是20年前的劇了,劇中的一些漏洞早就被人在網上扒了個乾淨,李潯在寫劇本的過程中,遇到他能修補的漏洞,都儘量修補了,一些不是漏洞卻常常被人誤會為漏洞的地方,他也同樣能做到心中有數。
戴盈被噎了一下,看李潯的眼神變得有些不善起來。
所以說領導發飆的是時候你不能和領導辯論的,辯輸了是你無能加態度有問題,辯贏了,讓領導有話說不出,把領導憋到了,你的下場會更慘。
戴盈看了這半天,就注意到了這一個漏洞,結果竟然是自己學識不夠鬧了笑話?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十口心思,思家思國思社稷。’,這個上聯出的確實很有水平,可是這下聯嘛,不論是公孫策的‘八目尚賞,賞花賞月賞中秋。’還是包拯對的‘八目加賀,賀年賀月賀昇平。’感覺都差那麼一點意思,你回去再琢磨琢磨,想個更好一點的來。”
天知道戴盈覺得這兩個下聯有多經典,可她就是看不慣李潯,那晚他親了她幾十口,竟然反倒收了她一萬塊錢?她是不缺錢,可是,他憑什麼真收?吃虧的明明是她!這也收錢,他怎麼不去做鴨呢?!今天非要難為難為他!這兩個下聯,應該已經耗盡了他的腦細胞了吧?再想一個?還真以為他是文曲星下凡啊!
聽了戴盈的要求,李潯不出所料的一臉的為難。
這兩個下聯還不滿意?
過分了啊!
誰不滿意你讓誰自己想兩個同等級別的來!
當然,這話李潯是不敢說出口的。
戴盈看了李潯的表情,心裡就別提多爽了。
她壓根就沒想著真換掉那兩個對聯,她不過是找個由頭刁難一下他罷了。
李潯想了想,說道:“我覺得那兩個下聯很可以了,再想一個難度太大了,而且也不一定就比那兩個下聯好。”
戴盈板起臉,訓道:“作為一個編劇,千萬不能有敷衍了事的心態,對細節一定要精益求精,因為只要你覺得差不多行了,觀眾就會覺得要不算了,劇也就那樣,看不看都行,到頭來很可能一部本可以大火的劇,最後卻落得個差強人意的成績,到頭來被你糊弄的,首先就會是你自己。”
李潯撓了撓頭,說道:“再想一個倒不是不行,不過我可有言在先啊,我可不敢保證新的就一定能比的上前兩個。”
這兩個都不滿意,這要求也太高了,李潯腦海裡倒是還有一個下聯,可也不見得比前兩個好上多少,不過人家畢竟是領導,既然領導不滿意,作為下屬的,李潯覺得自己還是要儘量多準備一套方案為好。
戴盈見李潯點頭答應了,心中有些詫異。
他這是真的要再想一個對聯?
看著李潯在那兒斟酌,戴盈心裡反倒沒底了。
他不會是在現想吧?連回家想一晚上都不需要嗎?
這時就聽李潯說道:“領導你覺得‘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如何?”
這幅對聯,據說出自清代的乾隆和紀曉嵐之手。
傳說紀曉嵐思念家中父母,想要回鄉省親,乾隆看出端倪,就出了一幅對聯,上聯就是:
“十口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紀曉嵐馬上對:
“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
乾隆見紀曉嵐才思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