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嗩吶退敵(第1/2 頁)
當祖逖在殷州大陸上像個西部牛仔一樣,帶著自己的手下們獵殺野牛補充食物,順道調查殷州大陸情況時,他的好兄弟劉琨這邊的形勢,卻是非常不妙。望著將己方團團包圍著的安息人,劉琨也是陷入了莫名的憂慮之中。
就在祖逖漂盪在太平洋上的時候,劉琨也跟隨大漢的遠征軍發動了對大宛的進攻。
大宛,這個漢軍的傷心之地,曾經讓當時整個東亞大陸上的最強軍隊付出了數萬大軍的損失,但那場戰鬥根本不是大宛的軍隊有多難打,而是因為漢軍的補給線實在太長了,大漢的將士們只能就食於敵,當被敵人堅清壁野之後結果就不用多說了。再就是那個時代的攻城難度太高,面對著堅守的大宛,漢軍也沒有很好的辦法。
但這一次,大漢已經進入熱武器時代,火炮這種跨時代的武器,足以打垮大宛的城牆。真正讓大漢高層忌憚的還是補給線問題。畢竟大宛雖然和樓蘭同屬西域,但是大宛已經到了蔥嶺以西,和樓蘭完全是兩個概念。
所以大漢很早便把樓蘭吞併下來,但卻遲遲沒有對大宛動手。在內功練好,把樓蘭笑話得差不多,積攢了大量的糧草之後,漢軍這才發動了對縱容強盜襲擊西域商旅的大宛國。
知道漢軍厲害,大宛直接不敢野戰,縮排了城市之中,想要複製三百年前的那場勝利。只可惜這支漢軍擁有這個世界上的獨門武器火炮,輕而易舉便把大宛打了下來。
打下來大宛之後,漢軍繼續向西進攻,想要拿下並控制費爾幹納盆地這片中亞地區的精華地帶,這也是這次遠征軍的目的地。
在打敗大宛之後,遠征軍又瞄準了費爾幹納盆地附近的另外一個大國康居。不過康居甚至還不如大宛,被漢軍輕而易舉給打敗。
在連著打敗大宛和康居兩個西域大國之後,漢軍又終於要面對曾經強大的貴霜帝國。只是就在大漢勤修內功的這幾十年,曾經的貴霜帝國被安息帝國的薩珊王朝打下來了很多戰略要地,然後內憂外患之下已經分裂為若干小的公國。
這些小公國,根本組織不起對大漢遠征軍的抵抗,就這樣,曾經貴霜帝國的大部分領土,就這樣被大漢帝國納入了統治之下。
這個樣子,大漢便與新崛起的安息帝國薩珊王朝接壤。而安息帝國面對著這支總數在五萬人的大漢遠征軍,也組織了一支十萬規模的大軍主動迎擊,想要決定中亞地區的霸權歸屬。
雖然都是帝國,而且大漢還是勞師遠征不遠萬里的偏師,但這場戰爭卻是以安息軍的慘敗而告終,面對著擁有火炮和火槍的軍隊,安息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畢竟他們面對的,可以說是擁有了代差的可怕敵人。
在打贏這場戰鬥之後,漢軍也是見好就收,經過漫長的遠征之後,漢軍的補給已經到了極限,在這麼一個遙遠的地方,出點兒什麼意外可就是畫蛇添足了。甚至這一場戰鬥的目的,也只是用來震懾安息帝國。
這一場大戰,果然起到了目的,大漢強大的戰鬥力,逼迫安息帝國和漢軍簽訂了協議,讓前者承認了大漢帝國對貴霜的統治。
到了這個時候,這次遠征的目的已經達成,大漢將整個費爾幹納盆地給吃了下來,兵鋒直達中亞河中地區,毗鄰伊朗高原。等把中亞消化進去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行動。
然後劉琨作為行軍司馬,被遠征軍安排留守在與安息帝國交接的木鹿城,以此來監視安息帝國的動靜,然後遠征軍主力則是撤回了費爾幹納盆地,為大漢向費爾幹納盆地移民進行準備工作。
雖然現在的大漢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身在木鹿城的劉琨卻是與大漢本土相距萬里,這個後盾雖然堅實,但卻有些太過遙遠,甚至於在大宛的遠征軍主力都有些靠不住。
隨著漢軍主力撤退之後,曾經被打得大敗的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