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1/2 頁)
在梅斯兵工廠-迪登霍芬一線(其中包括馬奇諾防線的某些地段),應對現有的工事進行改造,應將無用的工事毀掉。
關於陣地構築的專門指示,由國防軍統帥部的工程兵與要塞勤務主任下達。
五、所有參加陣地構築的軍事機關和部隊,仍然歸其上級軍事指揮機關領導。
在執行純勞動任務時,它們應按照大區指導部部長的指示行事。
六、民工的徵募和使用,是各大區指導部部長的任務。對民工(包括參加構築陣地的托特組織的人員)的管理和後勤補給,也由各大區指導部部長負責。
七、托特組織在陣地構築方面的使用:根據大區指導部部長和托特組織之間直接達成的協議,托特組織負責提供必要的工程機械和在工程作業時進行業務監督。陣地構築仍由有關的大區指導部部長負責。托特組織地段辦事處作為技術服務部門應經常到大區指導部部長那裡協助工作。
八、應透過下達&ldo;特別指示&rdo;來對整個物資採購工作(申請、分配、前送)作出規定。
九、各大區指導部部長應儘快將陣地構築的組織計劃和徵募勞工的情況透過黨辦公廳主任報告我。陸軍裝備主任兼後備陸軍司令應在每個月的1日和15日將陣地構築和工程進度方面的情況透過國防軍統帥部/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報告我。
(簽字)阿道夫&iddot;希特勒
61 8月29日 關於在德意志灣構築工事的命令
關於在德意志灣構築工事的命令
電報 1944年8月29日
1944年第773051號絕密檔案
只傳達到軍官
關於在德意志灣構築工事的命令
一、為加強德意志灣的防禦,我命令:
1、在從丹麥到荷蘭邊界的整個海岸上,以及在迄今尚未構築工事的北弗裡西亞群島和東弗裡西亞群島上,構築工事。(計劃a)。
應使已構築了永備工事的島嶼具有充分的防禦能力。
2、應勘察好地形,應準備好各種措施,以便能在短期內,以丹麥邊界為起點,在離海岸約10公里的後方修築第二道陣地;大體沿德國-丹麥邊界的走向修一道阻擊陣地;在威廉皇帝運河 [ 譯者註:現為聯邦德國北部的基爾運河。 ] 以北的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地區修築另一道阻擊陣地。此外,由駐丹麥國防軍司令負責在德國‐丹麥邊界以北地區勘察和修築若干道東西走向的阻擊陣地。
二、工事構築工作由大區指導部部長考夫曼負責領導。為此,他可以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也可動用托特組織。
三、純軍事任務,由北線海軍總司令根據國防軍統帥部/國防軍指揮參謀部的指令處理。他是負責防守德國北海海岸的國防軍司令。
在該司令的領導下,第10步兵軍副軍級司令部遂行軍事任務。
任務:
1、勘察整個陣地體系(包括確定物資需要量),確定永備工事和野戰工事的位置,計算出足以擔負整個防禦任務所需要的守備兵力。
2、具體地確定陣地的戰術走向。
3、規定各個地段工事構築的先後次序。
4、根據戰術和技術經驗以及所掌握的工具,確定工事構築的方式。
為此,除了已有的第3勘察指揮部之外,還必須由第10步兵軍副軍級司令部再組建若干個勘察指揮部。勘察指揮部由各兵種的軍官組成。這些軍官由陸軍人事局分配給第10步兵軍副軍級司令部。
構築工事所需要的工程兵指揮部由第10步兵軍副軍級司令部負責組建。
在德意志灣地區使用的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