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2 頁)
64 9月12日 關於在東南地區構築工事的命令
65 9月19日 領袖關於在帝國國內戰區黨與國防軍合作的第2號規定
65a 9月20日 領袖關於在帝國國內戰區指揮權的第2號規定
66 11月28日 領袖關於孤立無援部隊指揮問題的命令
1945年
67 1月21日 領袖關於通訊工作的命令
68 1月28日 領袖關於人民衝鋒隊的使用的命令
69 2月5日 關於從東部地區向丹麥實施後送
70 3月19日 關於在帝國領土上的破壞措施
71 4月7日 關於西戰場的新的指揮關係
72 4月15日 領袖關於被分割的德國北部和南部地區指揮關係的命令
73 4月15日 希特勒對東線官兵的號召
附件:1943年4月15日的第6號作戰命令(&ldo;堡壘&rdo;)
附錄
附錄一 1919-1945年的德軍統帥機構
出版說明
本密令全集選譯自聯邦德國貝爾納德與格雷費出版社1983年再版的《1939-1945年希特勒的作戰指令‐‐國防軍統帥部檔案》一書。該書是聯邦德國波恩大學的歷史學教授瓦爾特&iddot;胡巴奇編輯的,曾於1962年出過第一版,1983年再版時對內容作了增補和訂正。胡巴奇生於1915年,1939-1945年期間曾是納粹德國的步兵預備役軍官,1943年當過國防軍統帥部戰爭日誌的書記員。1945年他到格廷根大學任教。自1956年起,任波恩大學的歷史學教授。他著有多部歷史著作,是多卷本《國防軍統帥部戰爭日誌》的主要編者之一。是聯邦德國的一位知名的歷史學家。
本密令全集收譯了希特勒親自簽署的和凱特爾等人受希特勒委託簽署的幾乎全部作戰指令和命令。這些指令和命令主要記錄了納粹德國統帥部在1939-1945年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和關於各個重要戰局、戰役、戰鬥的作戰方針,以及對戰術、指揮、後勤、通訊、偵察、反遊擊戰和海戰等方面的重要指示;此外,還涉及到納粹德國最高當局在政治、經濟、外交、宣傳等許多領域的重要決定。顯然,這些指令和命令是納粹德國統帥部最重要的一部分檔案,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從節節勝利轉由失敗直至滅亡的一部分記錄。它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特別是德國現代史的研究工作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軍事科學出版社
1a 4月3日 &ldo;白色方案&rdo;指令(進攻波蘭)
&ldo;白色方案&rdo;指令
&ldo;白色方案&rdo;指令
一、鑑於波蘭目前的態度,不僅需要使修改後的東部邊界有安全保障,而且還需要進行軍事準備,以便在必要時永遠消除來自這一方向的各種威脅。
(一)政治上的前提和目的:
德國同波蘭的關係仍然要遵循避免引起騷亂的原則。如果波蘭改變其迄今基於同樣原則的對德政策,轉而採取對帝國進行威脅的態度,那麼,同它進行最終清算就有可能勢在必行。
那時要達到的目的是,粉碎波蘭的防徹力量,在東面造成一種能滿足國防需要的態勢。最遲在衝突開始時,宣佈但澤共和國 [ 譯者註:原文為der freistaat,德國歷史上的舊稱。魏瑪共和國時期多數州的正式名稱。但澤共和國俗稱但澤自由市。 ] 為德意志帝國的領土。
政治當局認為自己的任務是:在上述情況下必須儘可能地使波蘭孤立,即把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