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4/5 頁)
位經驗豐富的前輩指引下,一步步將代郡完全控入自己手中,兩年間起數次大規模剿匪,讓統兵的趙明和齊周大呼爽快,盜匪投降或招安者眾多,擇其中可用之人補充軍中,他手下兵員也漸漸擴充到一萬之數,並且經過實際戰鬥以及從未停過的訓練,這一萬人眼見更加精強。
而前太守張全遇盜匪被劫不知所蹤的情況,也被劉曄用來作為掃除這些賊寇的一大理由,堂堂正正的以公文送上,事後卻並未見翻出什麼浪花來,想來張讓是“義子”太多也懶得計較許多,至於那河東的張氏大族劉曄細查之後現這張全卻是偏門所出,正是因為在家族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一朝得錢買官的他才會到任後作出那般害民之事來,得到的錢財也不見往回送過,這樣為人卻是最終惡有惡報,巨資最終極大的幫助了想辦實事的劉曄。
等郡內匪流稍清,外患暫除,劉曄又著力解決郡中漢族之民與歸附的少數民族之間矛盾,並且嘗試著廣開市集,在城中明確鼓勵工商,提高其地位待遇。而隨著真正領兵打仗知道一系列情況後,他明白了戰爭最重要的東西——
現代戰爭打得是錢,可三國時幣制混亂,多為實物交換,那麼支援戰事的根本就是糧食!
前兩次求賢令大大啟用有才學之人補充郡府職缺。
這第三次的求賢令,卻是言及若有提高現今各種農作物至少一成產量的訣竅,只需上報郡府,若得稽核確實後,便可得五兩黃金的獎勵!這在當時可算是不折不扣的巨資了,可供普通百姓半生用度,自然再是人人側目,紛紛不再藏私,湧向郡府……
其中種種,一言不可盡表,便是這一郡之地,治理到兩年後這般百姓勉強夠溫飽都讓劉曄費盡心思,於工商方面則是毫無進展,更不用說治國平天下的難度了。劉曄對於真正的人才渴望愈加強烈起來,現今總算可以緩過一口氣,便要進行挖人大計,派出趙明,李政等親信去中原之地路上盡訪名士,萬一能招到一個熟臉的,都算賺大了不是?
兩年間,整個東漢王朝亦是生了不少事情——
曹操任濟南相兩年,到任之時,大力整飭,一下奏免長吏十分之八;濟南震動,貪官汙吏紛紛逃竄。於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其後因買官制度愈演愈烈,曹操不願迎合權貴,託病拒絕了朝廷封其為議郎的詔令,暫時歸隱回陳留老家,“春夏讀書,秋冬弋獵”好不灑脫。
劉備於兩年前因十常侍奏所謂名為沙汰不合格之官吏,實則是未曾於他等人送禮之人之事,劉備求見督郵不至,年餘奔波,一事無成的他怒氣沖天的便衝進督郵府中,將其怒打一通,復留印掛信,帶著關羽,張飛倉皇逃走,投奔代州劉恢,見其又報出漢室宗親的名頭,劉恢收留了他三個“逃犯”,如今事隔一年,卻是省起這般也不算正事,便寫薦信讓劉備來投幽州劉虞,留等聽用。此時,他三人便在北上路途中。
一番周折,劉備三人關係更在這種顛沛流離中再生了一些微妙變化,而論其根本,還是當年劉備狠心不等救他性命的劉曄情況確定,便要領兵去青州立功所致了。
這時,剛緩過氣來,吩咐趙明,李政以及早就對他忠心無比的十名親衛出,前去進行“招賢”之旅的劉曄,亦是接到劉虞之信,言其家中親屬經仔細查探,只知有他有一兄名渙尚在人世,不知所蹤,其母與父皆已亡故。現今劉曄已年滿二十,按禮當行冠禮,如今便只有他這個叔父能有資格行此事,要劉曄返回薊城。
父母亡故,那便是說他少了許多牽扯,畢竟他們跟現在的劉曄並無親情可言。
思及如今諸事暫定,託已升為郡丞的蔡邕代理郡事,劉曄收拾一番,便帶著其餘十個親衛迴轉薊城。
而就在前幾天,漁陽郡生了一件大事,太守張舉和其弟張純殺“護烏桓校尉”箕稠,起兵造反,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