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為什麼會有外星人?(第2/3 頁)
惑了。
這本護照已經辦好了簽證。他原先那本護照只有美日的簽證。而這一本上,美、俄、英、法、日等多個國家的簽證都一應俱全。由於法國是申根國家,所以他還可以憑這本護照前往二十多個歐洲國家。
但問題是……
他參與一個涉密專案,就算是和他國合作的吧……充其量也就是給他合作國的簽證。為什麼要一次性給他這麼多簽證?
而且更奇怪的是,那些國家為什麼這麼快就給了?要知道,他可是昨天才被拉進這個專案的。國家不可能提前就準備好這份護照。這明顯是這一天之內就做好的。
向山的腦袋上浮現大大的問號。
“為什麼……”
“我只能跟您說,我什麼都不知道。”
很快,紅旗七彎八拐就進入了一個衚衕,然後駛入一個大院裡。
在院裡,幹部給向山開啟車門。
向山還有些懵,腦袋一時之間沒有轉過來:“這是……到地方了?”
“啊,不是,我們在這裡換車。”那幹部搖了搖頭。
裡面的屋子有幾人出來了。其中一人,正是向山的導師劉正輝。
“老師?”向山趕緊問候。
老劉身材微胖,腦袋早早謝頂。他對向山點了點頭:“向山啊,感覺怎麼樣?頭一次參加這種專案,有什麼想法沒?”
向山道:“蠻緊張的……還有就是……覺得有點奇怪。”
“奇怪?”老劉似乎想到了什麼:“你也拿到了聯合國的證?”
向山點了點頭:“咱們肯定是一撥的啊?”
老劉有些憂心忡忡。他是研究硬體結構設計的,對反向技術也頗有心得,參加過兩次涉密專案。
但他真不知道,為什麼接受國家徵召後,會得到一份聯合國的證件。
另外一個工作人員模樣的人招呼大家換上另一臺車子。老劉比較胖,坐在副駕駛座。向山和另外一個高瘦的金絲眼鏡,一個三十多歲的女性一起坐上了一輛車子。
在路上,幾個學者小聲的交談起來。
老劉算是國內分量比較重的學者了,名下有好幾間實驗室。除了硬體結構設計之外,他還有兩個交叉學科的專案。其中一個就是關於增材建造儀器的硬體部分,跟材料學部合作,就放在基礎工業訓練中心。這個實驗室平時都是“大師兄”在管,但重要的專案都叫給向山做。另外,他還有個和神經科學的交叉專案。向山這邊偶爾會為那邊製造一些實驗用品,除此之外來往不多。
由於同一個圈子,有名的學者就那麼多。所以老劉在看到同行的學者裡有不認識的人時,就本能的認定這次和他一起合作的,會是材料學或神經科學領域的人。畢竟他名下確實有和這些學科交叉的專案。
但問過之後,他才意識到事情和他想象得有些偏差。
那位高瘦的金絲眼鏡男性叫李家華,是中科院搞行為學研究的。他主要研究的是靈長類的進化心理學,平時沒少跟猴子打交道。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是在擺弄猴子的時候被叫來的。
而那位女性名叫章巧雲,是社科院民族語言研究所的,之前就只是在鑽研一門叫做“白狼語”的死語言。她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麼國家會需要自己參加這種專案。
但在下面交流一番之後,他們發現,自己所有人都拿到了相同的證件。
“噫!”向山喃喃道:“不妙……大大的不妙……”
電子資訊科技、行為學、語言學這幾個專案都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如果發現了古人類遺蹟,那麼行為學和語言學的學者倒是有可能出現在同一個地區。
但沒道理再把搞計算機硬體的也一塊叫上。
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