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 念舊(第3/4 頁)
皇帝這裡,有些時候也就是催命符。
有丹書鐵券的勳貴可是被殺了不少,一次都沒有被免死。所以真的要說李善長還算是幸運,哪怕是被罷官了,但是好歹也是活了下來。
當然這也是朱允煐的功勞了,朱允煐不需要謙虛。要不是當初他力保,李善長肯定是要被誅三族,下場必然是無比的淒涼。
朱允煐坐了下來,看了看茶壺,“給咱換一壺龍井,咱喝著習慣。”
老朱瞪了一眼朱允煐,嫌棄道,“以前還不在意吃喝,現如今嘴巴越來越刁。這是隻喜歡龍井,還是嫌棄咱人老了就髒?”
“真的是喜歡龍井,你喝的茶太濃。”朱允煐沒好氣解釋,“還好垠兒和咱像,喝不慣那些個濃茶。說起來,以後少給他喝茶。”
老朱看向王承恩,說道,“咱留著點香林茶,在櫃子裡頭,拿給皇帝。”
北宋時期龍井茶就有一定的規模和名氣,靈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峰產的“白雲茶”和葛嶺寶雲山產的“寶雲茶”已列為貢品。
至於所謂的‘十八棵御茶樹’,那是乾隆時期的事情,也將將龍井茶上升為至尊地位。所謂的龍井茶逐漸成為中國名茶之首,那也是民國之後的事情了。
朱允煐悠閒的喝著茶,說道,“這個喝茶還真就是咱皇爺爺開了個好頭,以前那些人喝的茶湯咱是喝不下去。”
老朱就驕傲起來了,實際上他也搞不懂,因為有些時候他這個寶貝孫兒和他一樣。老朱是看到自家孫兒做什麼都覺得好,而朱允煐也覺得老朱很多的事情就是開天闢地。
飲茶文化源遠流長,後世流傳的喝茶方式,還真的就是老朱這邊給發揚光大的。
唐代用來煎煮的茶餅到宋代用來拂擊的茶末。沖泡的茶葉,就算老朱的功勞了,這也是老朱下詔廢團茶,改制芽茶。畢竟以前都是以團茶為主,而不是後世也在用的散茶。
“咱打算明個讓垠兒上朝,讓他舉薦大姑父。”朱允煐喝著茶,對老朱說道,“咱到時候順勢也就允准了,到時候抬一抬大姑父的身份,好給咱那兩個表兄也留點情面。”
老朱讚許的說道,“早就知道,也就是你明白咱的心意。”
可不就是這麼回事嘛,雖然老朱確實不喜歡大女婿,只是那兩個外孫,老朱就算是不親近也不會厭惡。這兩個外孫,肯定是沒有機會承襲國公的爵位。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也是要慢慢的泯然眾人矣。所以,老朱偶爾也是想著給他機會。
朱允煐就說道,“大姑父現在好歹也是知府,這也是四品了。兩個表兄,咱就給他們弄成一文一武。”
老朱連忙擺手,說道,“都搞成武官,以後子孫也有個依靠。”
朱允煐立刻就明白了,說道,“那咱就給搞去京營好了,指揮使、指揮同知是沒戲了,大表哥正四品的指揮僉事吧。算了,小表哥也是這般。”
軍戶世襲,所以很多的時候一些武將的子女也都是武將。而大明京衛有上直衛、南京衛、北京衛等,現如今上直衛的親軍指揮使司有二十六個衛,錦衣衛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也不擔心沒地方安排兩個人,畢竟就算是每個衛也都是有著四個指揮僉事。
還是孫兒貼心啊,自己只是稍微表達出來了一點意願,孫兒就可以安排的明明白白。這大孫兒沒有白養,也確實有能耐、夠出息。
老朱笑眯眯的看著朱允煐,問道,“真的要讓垠兒去上朝啊?”
“咱既然賣了人情,就要把人情都給收回來。”朱允煐一副市儈的樣子,說道,“再者說了,垠兒這年歲說大也大、說小也小,該讓旁人多看看咱的太子有多出息了。”
老朱笑的更加開心,實際上老朱一直都覺得他孫兒的性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