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第1/4 頁)
這簡直太棒了!
順娘興奮地幾下就把剩下的半碗麵給吃了,再把湯喝乾淨,站起來拿手背一抹嘴,對她老孃和嫂子說她要出去轉一轉,一會兒就回來,說完,興沖沖地跑出去了。
剩下齊氏和劉氏面面相覷,都想知道順娘這是怎麼了。
第11章 種生
順娘吃完了晚飯跑出家門時不過酉時末還沒到戌時,擱到她穿前的時間也就是傍晚六點多到七點這個時間。
在這個時間,楊柳鎮上做買賣的商鋪裡還沒開始上燈,但也沒打烊,除了那些賣菜賣雜貨的小販手裡的貨物販賣得差不多了,就也開始收拾收拾準備回家吃晚飯。
楊柳鎮開鋪子做買賣的商人們基本上會做生意到子時前後,大宋開國以來,並不重農輕商,相反還制定了許多利於百姓經商的政策,比如說國土上的百姓可以自由流動,不會如同之前的唐朝那樣,百姓離開居住地需要去辦過所,所謂的過所就是交通證明。
還有汴梁城裡沒有宵禁這一說,城門也是到三更左右關閉,五更過了就又開啟了,所以汴梁城裡百姓們的夜生活是十分豐富的,許多商家通宵達旦的營業。相對於汴梁城來說,楊柳鎮儘管是個鎮子,可這鎮子也是有兩三千戶人家,上萬人在此居住,鎮子分為東西,南北兩條主要的街道,在這兩條街道上又象主幹樹枝發出分枝一樣,不少的小街和這主要的兩條街道相連,百姓們就在這主要的兩條街道和其它的小街兩邊的房屋中居住。
順娘跑出來主要就是去看米麵豆類的鋪子裡面有沒有綠豆,畢竟綠豆可是生豆芽最佳的豆子,當然,中國土生土長的黃豆也可以發豆芽,但是口感可是比綠豆差。
她知道在鎮子西頭有一家楊柳鎮最大的方家米麵鋪,所以,從家裡跑出來之後就興沖沖地直接快步往方家米麵鋪去,到了方家米麵鋪的時候,米麵鋪的夥計正在上燈,屋子裡點上油燈,屋外擺上類似於現代的燈箱,燈箱上是方家米麵幾個字,當然燈箱裡面用於照明的是油燈或者蠟燭。
見到順娘來,曾經接待過她的一個店夥計就迎上來殷勤問她可是要買米買面。
順娘說自己想看一看店裡面都有些什麼豆子賣。
店夥計就帶她進去看,在店內擺放的一大排陶製大罐子裡面,有各種各樣的豆子,黃豆、蠶豆、豌豆、赤豆、綠豆……
看到綠豆那一刻,順娘驚喜起來,立即問夥計這個綠豆怎麼賣的。
店夥計告訴順娘,這個綠豆是最近幾年才從天竺那邊傳過來的,種的人還不多,而且這個豆子多半是用來磨粉做糕餅。
順娘點了點頭,問店夥計這個綠豆多少錢,夥計告訴她最少也需要十五文一斤,這可比此時的米價貴三倍不止。她又指一指黃豆怎麼賣的,店夥計告訴她,黃豆三斤半十文,算下來就是三文多一斤,而米價要比黃豆的價格貴上差不多一文。
這個比率,跟穿前的順娘所處的時代的米價和豆子的價格比率相差無幾,所以,順娘判斷方家米麵鋪的店夥計告訴她的是良心價格,並沒有坐地起價。
於是順娘指了黃豆和綠豆,要他各樣給自己稱上一斤,而且,她還問店夥計,如果要得多,他能否給自己少算些錢。
店夥計道:&ldo;這是自然,若是每樣要上五十斤以上,按鄙店的規矩能比零賣給您的少上兩成的價。&rdo;
順娘道好,從腰間的錢袋裡面摸出了十八文錢遞給夥計,夥計接了錢,給她稱了今年新出的黃豆和綠豆各一斤,因她慡利,沒有拿十七文就叫夥計各稱上一斤,所以店夥計在給她稱綠豆的時候就給她稱了一斤一兩,這樣算起來還是順娘稍佔便宜。
這就是宋人做買賣的時候普通店家和客人之間的進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