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小小騷亂(第1/3 頁)
太子李炳坐在原位一言不發,只靜靜的看著謝光,等他拿主意。
謝光則感覺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從座位上站起來,倒揹著雙手,在帥帳前的空地上來回的踱著步,時而停下低頭沉思,時而抬頭仰天出神,周圍眾手下沒一個敢吭聲,都只能跟李炳一樣,默默注視著上柱國。
約莫足足過了一炷香的功夫,謝光忽然停住腳步,轉過身來衝眾人哈哈笑道:“如此看來,眼下這情況,倒也不失為一個兩全之法,既保住了殿下的地位,又不至於跟朝廷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此番帝都事變,我們原本打算擁戴太子殿下提早登基,完全執掌聖唐的江山社稷,以免夜長夢多,被某些人覬覦皇位,以至於生出無端的變數。但是,就目前的局勢來看,時機恐怕還並未成熟。”
他略微頓了頓,顯得從容不迫:“如今,陛下仍在盛年,帝位穩固,況且也尚未明確表示廢儲之心,故而我等雖然看出了一些不好的苗頭,卻也不能急於一時。再者,西疆鬼漠陡生變亂,皇朝邊關已告危急,確實不應該在這個時候爆發大規模內戰,最後反被外敵所趁。所幸的是,有咱們這一幫赤膽忠心、維護聖教盟約的忠臣在,太子殿下終於可以巡守東都,行使撫政監國的大權,令皇儲之位更加穩固。即便今後有人妄圖廢儲,我們仍有自保之力。所以,本官認為,還是先奉旨行事為好。”
“這麼說,我們長刀軍乖乖的去西邊?”馮一韋疑惑道。
“對,去邊關!”謝光點了點頭:“一韋老弟,你此番率軍前往紫金關,切記一件事——全力防守為主,不可主動與突厥人開啟戰端。牢牢掌握住你的軍團,如有任何人事變故,必須要先派人趕赴洛邑,取得太子殿下的旨意,再做定奪。”
馮一韋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好!太子撫軍監國,沒有殿下的旨意,誰說話我都不理會!”
囑咐完長刀軍大統領,謝光又對狄獻說道:“你立刻派出幾路信使,去西疆找到勞先生,請他速來洛邑輔佐太子,越快越好!”
狄獻答應一聲,轉身飛奔而去。
謝光面向李炳深深一躬:“殿下,您若沒有其他旨意,咱們這就起駕洛邑吧。”
聖唐皇太子微微的還了一禮:“從今往後,萬事就有勞謝太傅了。”
帝都,安化門,城樓。
李成武一身緞白色文士服,肩披黑天鵝絨大氅,站在城頭清冽的寒風之中,顯得格外寂寥。
此時此刻,他正遙望著城外不遠處那連綿的軍帳,微微有些出神。
就在半個時辰前,玄甲軍團開始全面動員,六萬大軍拆營拔寨、整理行裝,準備踏上東去的征途。
已經變得有些零落的軍營裡,樹立著兩杆大旗。
一面旗幟,是純黑色的主帥大纛,中間繡著一個斗大的“謝”字,兩旁則分列“聖唐上柱國 玄甲大統領”。
另一面旗幟看上去簡單很多,只在其間寫了一個“李”,鮮紅的字型,在明黃色的旗面上顯得有些刺目。
李成武望著那面臨時找來、代表著太子御駕所在的明黃色大旗,忍不住惆悵的嘆了一聲。
內侍總管福寶在後面輕聲道:“陛下,這城上風太硬,還是回宮吧……”
見李成武沒有任何反應,旁邊陪駕的劉策沉聲道:“陛下,微臣愧對您和朝廷。作為太子少師,臣沒能盡到對太子的教導規勸之責,以至令殿下誤入歧途,現在想來,實在是難辭其咎。微臣……請陛下責罰。”
李成武轉過頭,淡淡的看了劉策一眼,卻並沒有什麼,沉默片刻後,繼續望向遠方的軍營。
“陛下不必過慮,”站在另一邊的沈烈躬身道:“只要您一聲令下,逆鱗司有辦法把太子從洛邑接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