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一家一半(第2/5 頁)
著指了指牆邊放著的幾口大缸,「我們用缸,缸孵的這種方法比較複雜,而且需要很好的耐心,除了要保持水溫之外,放置雞蛋的鋁盆還不能沾水,每隔四五個小時就要翻一次雞蛋,……」
陳凡正聽著裡面的講課,這時張文良走過來,抽出一支菸遞上,輕聲笑道,「這個技術你會不會?」
接過煙放到嘴裡,陳凡眯著眼睛說道,「除了缸孵,還有炕孵和用大功率的電燈加熱孵化,怎麼就學了這個缸孵呢?」
張文良微微一愣,「嘿,你還真懂?」
頓了一下,他劃燃火柴點燃煙,又幫陳凡點上,這才說道,「因為縣裡的農技員只會這種缸孵,況且大功率電燈不好買丶買到了也經常停電,所以只能用這種孵化技術。」
陳凡嘴角微抽,打了個手勢,便往遠處走去,同時問道,「孵化成功率怎麼樣?」
張文良笑了笑,「還行,有個七八成的孵化率吧。」
陳凡轉頭看了他一眼,「這麼低?」
張文良抽了口煙,吐出一條長霧,「不低啦。書上說有95,實際操作起來,跟書上多少有些差別,可能等以後時間長了,孵化員的技術越來越高,孵化率就能跟書上的差不多吧。」
陳凡點了點頭,眯著眼睛若有所思。
國產人工孵化機是哪一年發明來著?
好像是1987年,陝西安康的麗原修造部發明瞭第一臺國產孵化機?
不過之後一直在改進,直到95年才開始訂單式生產。
距離現在還有十好幾年呢。
通常來說,禽蛋孵化器也是機電一體化裝置,這東西算是正好撞在陳凡的專業上了,他若是肯在實驗室裡沉浸幾天,說不定就能把這玩意兒弄出來。
而一臺禽蛋孵化器,對養殖業的意義自然不用多說。
之前沒弄,一方面是沒到時候,盧家灣創業之初什麼都缺,單單一臺孵化器丶並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何況家禽的養殖規模,除了種苗之外,還受到飼料丶出欄速度等因素的限制,孵化雞苗太多丶反而是個麻煩。
另一方面,則是如果沒有穩定丶快速有效的銷售渠道,肯定撐不起工業孵化帶來的養殖數量增長。
現在要成立食品廠,倒是可以考慮引入工業孵化器,否則就有可能反過來,像去年那樣,出欄的家禽不夠賣,只能提前拉其他生產大隊入局。
張文良見他不吭聲,不禁眼神微動,小聲問道,「又有新主意?」
陳凡瞟了他一眼,一手插兜,一手夾著煙,吐出幾個菸圈,隨即笑道,「想法是有,不過現在還不好說,等有了眉目再講。」
張文良頓時喜笑顏開,樂呵呵地連連點頭,「沒問題丶沒問題,你想什麼時候講都行。」
只要陳凡腦子一轉,盧家灣就有好處,他巴不得陳凡的主意多一點,最好每天一個丶源源不斷。
……
陳凡將剩餘的幾個副業單位走完,沒發現什麼大問題,便回到家裡。
看看日曆,今天是11月15日,下元節。
掐指一算,除了拆家破屋丶諸事不宜。
他便決定明天再出發。
主打一個謹慎!
第二天一早,讓劉璐她們跟楊書記和楊隊長他們帶個話,自己便帶著揹包,開著小船往地委而去。
由於起得比較早,還沒到上班時間,他便在碼頭換車,先找了一家早餐店吃飯。
櫃檯設在門口,吃早餐的人不少,陳凡排了一會兒隊,輪到他時,買了幾張票丶隨後去出餐口取餐。
嗯,繼續排隊。
好不容易排到,要了一碗米線丶一個油餅丶一根油條和兩個大肉包,端著轉了一圈,才找到位置坐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