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第1/3 頁)
寧熹見太子妃頗為認真的點點頭,也跟著嘆了口氣,道:&ldo;好在兩個女孩中,小的那個也有就算了,不用兩年也該出嫁了。&rdo;
太子妃點點頭,頓時起了八卦之心,&ldo;兩個小姑娘都定親了沒有?&rdo;
旁邊坐的也都是年輕的婦人,聽說太子妃是寧熹的表姐,對她也十分客氣,只是才第一次見,不好冒昧跟人說話,聽太子妃好奇這個,便有人道:&ldo;前段時間聽說是在相看了,不過後來不是常夫人有孕了嗎?這事就暫且放下了。當時,聽說常夫人看中的是同知吳大人家的公子,不過好像就在前幾日,那位公子跟青梅竹馬的表妹定親了。&rdo;
&ldo;那現在呢?&rdo;太子妃慢悠悠剝著瓜子,順口接著問。
&ldo;你也瞧見了,常夫人如今忙著養胎呢,哪裡還顧得上常家姐妹啊!&rdo;那位夫人輕嗤一聲,&ldo;說真的,我們也沒那麼閒,每日盯著別人家看熱鬧。那苛待繼女的後娘多了去了,也沒有這麼這人怨的,我細細思量過,這緣故還是在於顧氏她原本待常家姐倆好!你想,我們前頭還誇她心地善良,待繼女好,後頭就成了這樣,心裡頭能好過嗎!&rdo;
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四章 風頭
太子妃頗以為然的點點頭,若是她前腳誇誰心地善良、人美心也美什麼的,轉頭人家就變成了一個壞人,她也會不高興,這是明晃晃的打臉啊!偏巧,那顧氏就完美的踩中了這一個雷點,先前這許多人如何誇她,如今就如何覺得她虛偽,自然生不出什麼好感,而同情兩個小姑娘。
那婦人見太子妃捧場,不由接著道:&ldo;夫人問起常家兩個女孩兒,莫不是想給她們做媒?那兩孩子也是不錯的,先前常夫人待她們好的時候,兩個小姑娘對常夫人也敬愛有加,雖不能說視若親母,但也是當長輩敬著的。如今常夫人的態度變了,兩個小姑娘也沒有生出怨懟之心,不說如今讓常夫人支使著招呼客人,常夫人刁難她們,叫她們親自下廚,也都沒有拒絕的。&rdo;
&ldo;這位姐姐說的哪裡話啊!我只是瞧著兩個小姑娘可憐,多問兩句,家中小兒如今才兩歲呢!&rdo;太子妃笑著道。
那位夫人聞言又嘆了口氣,道:&ldo;先前常大人放出話說要給女兒說親的時候,上門求親的可不少呢!常家雖不是世家,但常大人才不到四十的年紀,就已經做到四品知府,日後的前程自不用說,何況常家只有兩個女兒,日後嫁妝還能少了她們的?可如今……唉,常夫人有了身孕,如今這態度,只怕常家兩位姑娘的地位,遠遠不是先前可以相比的。&rdo;
太子妃點點頭,道:&ldo;夫人真是菩薩心腸,說起來,常家兩位姑娘都是好的,夫人又如此憐惜她們,不知夫人家中可有適齡的兒郎。若有相配的,求娶了常家姑娘,有夫人這般好的心腸,才是她們的福氣呢!&rdo;
那婦人愣了一下,臉色有些不自在,岔開話題道:&ldo;哎,我瞧見我那弟媳過來了,過去同她說說話,宋夫人、劉夫人,失陪了!&rdo;
寧熹瞧著那婦人走開了,忍不住撲哧一笑,太子妃撇撇嘴,道:&ldo;風涼話說得痛快,到了關係利益的時候,便一句話都不敢說了,哼,德性!&rdo;
寧熹笑著搖搖頭,那婦人瞧不上常家姑娘,固然有沒利可圖的緣故,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對女孩子品行的懷疑。在這裡,結親除了媒婆那一張嘴,便是父母的品行來窺見姑娘家的品行,常家姐妹兩個自幼喪母就叫一些人家挑剔,若繼母是好的,還能稍微彌補,偏偏顧氏這回算是在這個圈子裡落下了絕大多數人眼裡的壞印象。
原本寧熹跟顧氏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