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頁(第2/2 頁)
鈮、鉬簡項分析,27種稀土元素礦物、15種鈮礦物及幾种放射性礦物的分析鑑定,以及稀土鈮在礦石中含量,在各單物中含量及其所佔儲量比例的評價,稀土、鈮選礦試驗等技術難關。最多時開動了巧臺鑽機,對全部礦體結合開採現狀重新圈定編圖,並計算了儲量。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對105隊的生產、科研、方法,三套報告審批透過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至此,他們比較圓滿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ldo;四清&rdo;、&ldo;文化大革命&rdo;相繼到來,&ldo;走資派&rdo;、&ldo;臭老九&rdo;、&ldo;託派&rdo;等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在任湘身上。在這種異常混亂的歷史條件下,他又背上了&ldo;蘇修特務&rdo;的罪名。奉部令,他帶著大部分技術骨幹又轉戰到甘肅、青海兩省,最後建制劃到貴州。近8年的野外地質工作,為找尋第二個白雲鄂博,他走遍了內蒙古的陰山東西褶皺帶。為找鈾礦,他踏遍了甘肅的河西走廊。艱苦的野外生活,使他們失去和親人團聚的機會及享受舒適的城市生活的條件,但又為不愧對一個共產黨員和地質工作者這個光榮稱號而感到欣慰。他們取得了大量寶貴的地質資料和地質工作的真知及實踐經驗。由30多個單位,近600名科技幹部參加完成的白雲鄂博綜合評價報告,在&ldo;文革&rdo;後科學的春天,被地質部評為科技一等獎,總算是給了聶帥一個放心的匯報吧。
經過幾番周折,任湘回到了1958年&ldo;大躍進&rdo;時曾擔任過北京地質隊書記、總工的北京地質局。從1971年起,他從地礦處長、總工、副局長到黨組書記兼局長。在這段時間裡他主要是做管理工作,並將他的知識用於開發北京地區的礦產及地下水資源,在地下熱水的勘查評價工作中,又學到了不少新的知識。後因北京市要充實科技力量,經與地礦部商議,將任湘調到市科委、市科協,擔任市科委副主任、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轉眼又是7年。這段時間裡,他結識了在京的廣大科學家,參加了國內外的不少科技學術活動,為推動首都的科技發展,做了應有的貢獻。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