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2/2 頁)
致電中共臨時中央和蘇區中央局,指出:如能&ldo;求得運動戰消滅敵人主力,確比圍攻南豐暴露我軍企圖去打敵增援隊為好&rdo; ;並指出:&ldo;一切戰略決定都與敵情、地形、任務有關&rdo;,而不能執一不變。
紅四方面軍戰略轉移人川陝後,相繼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三座縣城和大清地區後,抽出數千名幹部、戰士組成工作隊,深人農村發動群眾,進行建立蘇區的工作。2月7日,中共川陝省第一次黨代表大會召開,川陝省委成立。中旬,又成立了川陝省蘇維埃政府,川陝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
5月8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將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移至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在前方另行組織中國工農紅軍總部,任命朱德為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兼第一方面軍司令員,周恩來為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兼第一方面軍政委。臨時中央政府同時決定,增加博古、項英為中革軍委委員,中革軍委主席朱德在前方時,由項英代理中革軍委主席。
工農紅軍在毛澤東的正確軍事路線指導下,獲得了第一、二、三、四次反&ldo;圍剿&rdo;的偉大勝利。據統計,從1931年到1933年,正規紅軍3年來擊潰敵軍75萬人,消滅316000人,俘虜192000人。紅軍在戰鬥中得到了補充和發展,紅一方面軍擴大到近10萬人,有赤衛隊(民兵)20萬人。全國紅軍增加到約30萬人。
蔣介石於1933年5月始,陸續調集67個師又9個旅,共100萬人,配備200架飛機,對革命根據地實行第五次&ldo;圍剿&rdo;。其中用50萬兵力進攻中央革命根據地。9月25日,國民黨軍開始了對中央蘇區的&ldo;圍剿&rdo;。28日佔領黎川,中央根據地第五次反&ldo;圍剿&rdo;開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