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2 頁)
演武堂的設立,意味著新軍制改革已告一段落,餘下的便是按部就班地推進各項新制,柴宗訓總算有閒暇時間開始思考自己的“老本行”了。
昭武六年,演武堂開學大典一個月後,十二位經考核被評為優等的兵員,成為了各自小隊的隊長。眾人開始專心修習文武科,為時三年,只要透過最終的考核便可加封尉官職銜。即使沒有透過考核的人,返回所在部隊後,皆可升遷三級。
“陛下,如今演武堂各項事宜皆有老太尉盯著,您可以放心了。”內侍童海算是比較瞭解柴宗訓的心思,知道他現在最在意的便是這件事。
“朕知道,有外祖父在,朕自當安心的,眼下還有別的事需要朕操心了。”
只見柴宗訓在紙上寫來寫去,標註的內容連私下自詡熟讀詩書的童海也看不懂。
那是自然,因為此時柴宗訓在紙上畫的乃是三百多年後才出現的“紅夷大炮”。
紅夷大炮原型是歐洲在16世紀發明的長身管、紡錘形結構的火炮,在明代被仿製,它在設計上有很多優點,炮管長,管壁厚,口徑大,整體形狀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非常契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
仔細看柴宗訓所畫之圖,可以發現在炮身重心處的兩側設有炮耳,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火炮還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可提升不少。後期紅夷大炮逐漸在明末清初的戰場上嶄露頭角,只不過有清一代以來,沒有絲毫改進升級,逐漸被大航海時代的加農炮、榴彈炮等先進火炮淘汰。
柴宗訓想利用火藥的普及,製造大周版本的火炮,以應對未來戰爭所需,儘量避免更大的傷亡,這也是他極力要設立火器軍司的初衷。
如今朝野內外已經完成新軍制改革,柴宗訓深覺也是時候將火器技術的創新擺上檯面,將火器軍司武裝成大周的一把利刃。
“童海,召樞密院各副指揮使與潘美立刻來見朕,朕有要事相商。”
“遵旨。”
範質等人急匆匆趕來之時,柴宗訓才剛剛落筆。
“卿等來了,朕有一事,想讓潘美立辦,但還是覺得要問過各位樞密院副使的意見,便叫大家一起來了。”
範質等人不解,究竟是什麼事情,能讓陛下如此著急上火。
“陛下請直言,我等洗耳恭聽。”
“之前南唐一戰,我大周軍隊使用過一種名為‘火藥箭’的武器,諸位可有印象?”
“陛下,臣有印象,南唐一戰中,我大周的火藥箭可以說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火力迅猛,令南唐軍隊一度無還手之力。”
“朕瞭解過我大周如今的火器火藥製作工藝,已可大規模生產火箭、火炮和火蒺藜等火器,火藥的成分大多以硝、硫磺和炭為主,還有桐油、瀝青等原料。但是朕覺得還不夠,為了應對日後對北漢、對遼國,甚至抵抗外敵所需,一個殺傷力顯著的火器能使我軍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因此,朕有意著火器司研製新型火炮、火槍等火器,現下不求裝備全軍,待日後技藝純熟,我大周勢必要拋棄刀槍劍戟那一套,改為配備火器。”
柴宗訓話畢,不止主角潘美沒有反應過來,餘的幾位樞密院副指揮也沒有反應過來,柴宗訓這是要花大手筆進行火器的升級迭代,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小事。
“陛下,恕臣直言,研製火器是一項非常大的支出,若是錢花了,卻什麼都沒有研製出來,百官定有微詞,臣還是想請陛下三思。”範質作為輔臣第一,有義務提醒柴宗訓,這事要是辦好了,自然是好,若是辦不好,可能會影響當前柴宗訓好不容易打造的穩定局面。
“範大相公所言極是,若是像無頭蒼蠅似的,沒有任何方向瞎鼓搗,自然研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