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戰事(一)(第2/3 頁)
場,自覺不能理事,這才上奏辭官,叫肖清芳佔了便宜。
他?如今也才三?十來歲,能順利謀得縣令之職已是僥倖,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秦放鶴嘆道:“也罷,只是地?方官難為,你驟然前去,萬事當?心。”
“我自曉得。”肖清芳也跟著嘆了一回?,頗有自嘲之意,“昔年在家鄉求學時,不知天高地?厚,也曾躊躇滿志,幻想一朝平步青雲,施展抱負,如今看來,終是胸無丘壑,痴心妄想罷了。”
少年時輕狂,總覺得自己天上地?下獨一份,可來到京城方知天地?之大,人才之眾,多?如滿天繁星。
而他?,也不過是其中最黯淡無光的一顆。
“當?年你我在縣學時,何等張揚快意,如今再回?首,身邊的人卻?已漸漸散了,恍若大夢一場。”要?走了,肖清芳不免多?些感慨。
他?又笑起來,“我這一去,未必有重逢之日?,細想京中交情深厚者,唯你一人,特來拜別,也算留個念想。”
所謂的三?年一考核不過理論,並非到期就能入京述職,多?有在地?方上十幾?二十年不得面君的。
孔姿清孤傲清高,高程桀驁怪誕,與?他?交情皆不過平平,又因?如今境遇差別太大,往來越發少了,不別也罷。
秦放鶴便命擺宴,與?肖清芳通宵說笑,又撿了自己前世今生許多?做地?方官的心得和注意事項說於他?聽。
“你這一去便是初入官場,說不得就有人有意刁難,尤其是雙方交割之時,不要?面薄臉熱,也不要?怕得罪人,更?不要?飲酒,各處細節都?要?仔細查驗明白了……”
肖清芳雖不知他?的真實來歷,但一干舊交之中,唯有一個秦放鶴一路走來有如神助,便也聽得仔細,牢牢記在心裡。
因?是額外遞補,肖清芳沒趕上眾人年前放官,才過了年,正月初五就上路了。
秦放鶴親自去送,“天寒地?凍,不能折柳相贈,僅以此物聊表心意,望君此去,諸事順遂。”
肖清芳就接了那繡柳枝的斗篷披上,笑著拱手,“就此別過,不必再送,告辭!”
他?本是瀟灑利落人,一句話說完,果然上車出城,就此遠去。
二月中旬,遼、女真再次南下高麗劫掠,高麗使臣再次求援,天元帝准奏,共派兩萬五千人跨海東渡,以救友邦於危難之際。
然這兩萬五千人中,水手、舵手等就近千人,另有水軍四千,醫者、伙伕等數百,實際馬軍和步軍不足兩萬。
最初高麗使者對這個結果並不滿意,一再哀求增兵。
三?歲孩童也知道敵軍皆是馬軍,連步軍都?不多?,而大祿卻?偏偏派了這許多?水軍和步軍,到底是來打誰的?
然大祿朝臣卻?說:“騎兵稀缺,我朝亦不多?,且使者久在高麗,不知我國疆域遼闊,多?有外敵需要?防範。若都?去了高麗,我國有失,又當?如何?且我軍乃外來援軍,若人數過重,必有反客為主之嫌。再者當?下高麗內虛,突然多?出數萬大軍的供應,恐難應付,當?以高麗軍為主力。”
高麗使者一聽,“這糧草?”
你們都?不自備的嗎?
眾朝臣一聽,鬨堂大笑,又有人譏諷道:“爾等也學漢學,怎連這點禮數都?不懂?便是民間請人蓋房修屋,也須好茶好飯招待,我家兒郎不遠千里,以命相救,難不成?高麗連口飯都?供不起嗎?”
一句話,愛請不請。
使者原本想再討價還價一番,奈何高麗小皇帝已如驚弓之鳥,不顧以輔政王李仁為首的若干高麗臣子勸阻,接連催促。
於是三?月初一,大祿援軍正式出海,以三?軍統帥歐陽青為主,傅芝作為翻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