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頁(第1/2 頁)
蘇永善很忙,只給弟弟說了一聲:&ldo;知道了,今後小心些,別和南海親王府的人生了齟齬。&rdo;便匆匆離開。
蘇老太太因是續弦,雖然現在兒孫滿堂,兒子又出息,但依然謹小慎微,唯恐出什麼岔子,她聽說小兒惹了麻煩,便和蘇老爺子商量,如何向南海親王府賠禮道歉。
蘇老太爺以前做過江南道的道臺,後來得罪了董進才,辭官後全家定居在茂城,蘇永善十七歲中舉,震驚鄉鄰,都說蘇家將會出個大人物,誰知他接連三次春闈,都鎩羽而歸,剛好聽說錢雋在茂城,招募一批舉子赴外洋學習,他就悄悄報了名。
蘇老太爺覺察出大兒子有些不對勁,問他,蘇永善又不肯說實話,便讓小兒子蘇永良跟著大哥,發現異動,趕緊回來報告,誰知蘇永善竟然連小兒子一起帶到了國外,蘇老太爺當時氣得捶胸跺足,涕淚具下,其弟蘇二老爺一直和番子做貿易,他看哥哥如此傷心,便帶著大批貨物,走了一趟西洋,按照地址,費勁千辛萬苦,找到了大侄子,那已經是一年後的事情了。
蘇永善衝動過後,也很思念父母家鄉,見到二叔,喜極而泣,但既然走到這一步,他肯定要學有所成才是。
很巧,蘇永善和陳書逸都進的船廠學習,兩人也都帶著,於是關係就更是親近。蘇二老太爺見巨榮的貨物在西洋銷售甚好,價格也特別高,便在海外住下,一是照顧侄兒,而是專門經營國內過來的貨物買賣。於是,蘇老太爺在國內採購,蘇二老太爺在西番銷售,幾年下來,蘇家便成了茂城數得著的富戶。陳書逸三年便回國了,蘇永善卻留了六年,他剛開始對西洋的造船術感興趣,後來卻更喜歡數學和哲學,結合他對巨榮政事的理解,蘇永善更多的,卻在思考,巨榮若是把西洋政務的優勢,納為己用,社會將會取得怎樣巨大的進步,他從船廠出來,還透過叔叔,在西洋國家的政府,做了兩年的公務員,系統學習了西洋的哲學思想,以及數學知識,這才回國。陳書逸這時已經得了泰順帝賞識,他又推薦蘇永善,接替自己在海軍造艦廠的職務。
第四百五十四章 拜會
? 蘇永善謝絕了好友的心意,卻因為對國內的新政更感興趣,透過父親以前在官場的人脈,去了蘇安身邊做了幕僚。
說起來,蘇永善和蘇安,還是遠房的本家,蘇安的輩分比蘇老太爺還高,他對這位有出息的蘇家後輩,十分欣賞,極力提攜,在卸任首輔前,把蘇永善安插在中原省,做了巡撫。這算是越級提拔,但蘇永善能力卓越,在任上幹得很好,沈榮強競選首輔之後的兩年裡,幾乎每年都會表彰蘇永善。
蘇永善很會利用自己所得的榮譽,提高知名度,等這一屆議會大選時,他輕鬆打敗了競爭的對手,四十歲剛出頭,便登上了人生的一個高峰。
蘇永善和陳書逸關係依然很好,蘇永良又和陳書國又是一起在國外住了近十年,蘇家二老太爺把西洋的生意交給兒子,他們才跟著一起回來的,因此,有事沒事,兩人便在一起玩耍。
蘇永善雖然和陳書逸關係不錯,但已經知道陳家水深,曾警告弟弟,和陳書國保持距離,蘇永良見自己沒聽大哥的話,惹下了麻煩,心裡十分懊悔,聽說南海親王不久過生日,便和大哥商量,以父親的名義,給那邊投了拜帖,他們希望透過走動,消除誤會。
錢雋收到蘇家的拜帖,很是欣慰,他還正在想辦法,和蘇永善能打交道呢。雖然從首輔位置退下來,錢雋依然大致把握著巨榮政局的走向,那麼,和蘇永善談話,弄清對方的想法,同時,對他施加自己的影響,這些,必須是兩人有交往才能做到的。
蘇永善競選上了之後,曾經投拜帖來過一次,但那種象徵性表示尊重的拜會,不能算數的。
蘇永良是始作俑者,錢雋這天生日時,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