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1/2 頁)
[社會文學] 《張岪與木心》作者:陳丹青【完結】
文案:
「我忽然明白:要和這難弄的傢伙不分離,只剩一條路,就是,持續寫他……我不想限制篇幅,不願遺漏種種細節。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結,給我上最後一課。」——陳丹青
張岪,是木心為陳丹青起的筆名。
1982年,陳丹青、木心,先後赴美,在紐約地鐵相遇,此後亦師亦友,近三十年。2011年木心去世,陳丹青開始書寫木心,八年過去,乃有此集。書中以極盡寫實的筆墨,慎重懇切的文字,送別木心,也為讀者帶回了木心。
罕有一個人的死亡,被如此細緻地描摹;也罕有這樣的文字,如此深情地凝視死亡。本書從終點出發,追憶木心一生文學與藝術的旅程。隨著木心身後《文學回憶錄》《木心談木心》的出版,以及木心故居紀念館、美術館的先後落成,作者回顧木心在紐約開講「世界文學史」的漫漫歷程,追憶海外孤露的生活點滴、文學靈感綻放的時刻、出訪英倫的旅程,更以畫家的體貼與見識,縷析木心繪畫的淵源與追求。再沒有一個人,能這樣親切而體貼地為我們道說木心的世界。
自序
木心好玩。與他初識那年,他曾說:「你名字蠻好,可惜都是橫豎筆畫,簽名不容易好看。」我一想,倒真是的。後來書信往還,他稱我「丹卿」,音同,增了筆畫,還送了綽號「佛耳」,有時用作信的抬頭。
改名字的雅興、學問,是否失傳,我不敢說,但木心精擅此道。我親見他為兩三位朋友改過名字,當著面,笑吟吟地,片刻就想出來,多半根據對方的原名,換個字,便即好看好聽——那改了的名字,此刻卻想不起來了。
他早年和中歲的寫作從不指望發表,卻喜歡玩筆名,彷彿等著有朝一日,名滿天下——幼年的「孫璞」、及長的「仰中」,被改為「牧心」而「木心」。當年就有人大作解釋,譬如「木鐸之心」云云,老頭子聽說了,斷然道:「哪有什麼意思,只取筆畫簡單。」
這話,我信他一半,因他的修辭總是多義的,可解,可釋,但你捉不住他。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給上海一家音樂刊物偷偷寫點雜稿,為免人笑話,一度想用筆名,橫豎想不出,就找木心,我說,我母姓是「張」,名字你幫著想想。他略略沉吟,下次見,遞來一紙,上寫「張岪」二字,附有簡短的注釋。
我高興壞了,趕緊問這「岪」字什麼意思?承他有心記得,提醒道:你不是說喜歡山嗎,「岪」,指山路崎嶇。我存了那張紙,可惜找不到了,只記得釋義中有「山路鬱岪」四個字,雅極了。在他極少的存書中有舊版《康熙字典》,時常翻,「岪」字是從那裡找來的嗎,我不知道。
然而我從未用過這個筆名,緣故,卻好不難說。或因字面太古雅,實在不配我這無學的知青,而又是木心特意給起的,好似寶貝,輕易不肯示人,年頭一久,竟找不到合宜的機會了。新世紀以來,署我本名的稿子愈發愈多,忽然地來個「張岪」,既突兀,亦嫌做作,所以每一念及,總令我作難……
尤令我作難的是,很早很早木心就要我日後寫寫他。他出道太遲,沒背景,沒人傾談,居然寄望於晚生——不僅我,還有別的幾位青年——那時我豈會寫文章呢,於是不斷推託,且我知道,從他許許多多不假掩飾的「私房話」中知道:他不會滿意任何寫他的文章。實在說,芸芸評家,又誰能對他平視而說透?
除非他遇到另一位木心。而木心的另一面,我太熟了,長話不能短說。近三十年,我親見他多麼渴望有人寫寫他。入新世紀,孫璞快八十歲了,總算有若干京滬的學者開始認真評論他。他讀取每一篇,記得其中的詞語,背誦如儀,在遺稿中寫下他(她)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