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雅賊(第2/2 頁)
轄之地,步入延康坊,到魏王府遞交了名刺。
門子接過幾粒金豆子,眉眼裡綻放出笑容,立刻讓人通報。
銅錢一貫是六斤四兩,拎銅錢送人明顯不合適。
銀嘛,抱歉,唐朝的銀子只夠做飾品、器皿的,產量低到不值一提。
只有金子,偶爾能暫代貨幣功能。
至於以絲、絹、麻代錢,那是無奈的事。
實際上,即便亓官植一毛不拔,魏王府也不會有絲毫留難。
畢竟,李世民給李泰越常規的待遇,讓他的心插上了翅膀,自由的飛翔。
心大了,就不能再依著脾氣,動不動白眼相向,裝也得對人裝出禮賢下士的模樣,何況是亓官植那麼一個實職官?
入書房、上茶湯,身子肥胖的魏王仔細翻閱了一下亓官植的奏摺,笑得眼睛眯成了條縫:“這就對了嘛!萬年縣有事不決,就應該找雍州。本官明日上朝,就會呈上去。”
“不過,不用耍這種小聰明,落款大大方方地簽名、蓋官印,本官還不至於昧你這點功勞。難道你萬年縣的功勞,我這個刺史不能光明正大地納入功勞簿?”
魏王知道亓官植的顧忌,亓官植知道魏王知道亓官植的顧忌。
但是,這是個必要的交流過程。
“此番上門,下官是來打秋風的。”亓官植壯著膽子開口。
李泰肉肉的手掌拍著憑几大笑:“多少人進本官府邸,是為了送錢財的!你這檢校的明府,好大膽子哩!說,準備劫多少?”
“不劫財,劫書。”亓官植也鬆懈下來。
“原來是雅賊!”李泰大笑。“本官藏書萬卷,你能取多少!”
亓官植輕笑:“不為其他書籍,只請使君賜蒙學刊印書籍。”
李泰坐正了身子:“《蒼頡篇》以類相從;《急就篇》常用字,按姓氏、衣著、農藝、飲食、器用、音樂、生理、兵器、飛禽、走獸、醫藥、人事等分類,編纂成三言、四言、七言韻語,既便記誦,又切合實用;《千字文》押韻自然、結構簡單,易於朗讀背誦。”
“這三本,本官可以讓人印上千本相贈。明府這是要大興蒙學?”
亓官植將範錚所為說了一遍:“治下小坊正尚且有此雄心,下官也只能厚顏來打使君的秋風了。”
李泰的手指在憑几上敲得篤篤作響。
“敦化坊也是本官治下,微末小吏有此上進之心,豈能不助之?”
“呃,使君,他已經是將仕郎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