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欺人太甚(第1/2 頁)
嘚嘚的驢蹄聲,慢慢在朱雀大街響起。
範錚都忘了,給小叫驢釘一套掌。
馬掌這東西據說古羅馬用過,有遺址能考證。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且可靠的證據,是敦煌莫高窟中有一幅開皇四年的“釘馬掌圖”,清晰描繪了釘馬掌的畫面。
更早沒證據,但唐宋漸漸普及是事實。
所以,範錚想憑馬掌混點功勞的想法,無疑被澆了一盆冷水。
影影綽綽地,朱雀大街兩面陸陸續續加入一些馬、驢,至不濟也是馬車。
唐朝並不排斥人力抬的輿,但男人一般只乘輿,而不坐遮掩視線的轎——輿男女通乘,轎在眼下,基本是女人乘坐。
反正前後都有人摸黑跟從,一個個燈籠只能照清楚眼前的方寸之地,誰想快一點也做不到。
誰讓敦化坊是犄角旮旯呢?
範錚出門上衙,天生就是個費勁事,比北上廣提前一兩個小時乘公交也不遑多讓。
卯時的氣息,冰涼中帶一點溼潤,很快讓人清醒了。
朱雀門外,範錚下驢,持隨身魚符進入皇城,孫九則熟門熟路地帶著陸乙生,牽著小叫驢,進入了一側的興道坊。
陸乙生驚訝地看到,興道坊有一半的地方是簡易的茶寮,旁邊是可以拴駐馬、驢,並補充草料的地方。
“年輕不是?這多正常啊!貴人們上衙了,他們的車駕什麼的,也不可能掉頭回府,當然得找地方歇腳了。按規矩,歇腳錢是主家給的。”
孫九叫上一壺野茶、兩個胡餅,與陸乙生分而食之。
這年頭,餅實在,一個胡餅足以飽腹。
“孫……伯,你為什麼要帶個葫蘆?”
陸乙生閱歷不足,只能虛心請教。
孫九嘿嘿一笑:“水。萬一渴了,又不在茶寮,怎麼辦?”
……
皇城內懸掛的引路燈籠不少,加上這一陣磨蹭,已經是六點多的時間,卯時過了大半,晨曦漸露,看路要清晰許多。
察院的公廨裡,看到範錚的身影,一時顯得歡喜。
“賢弟來得正好,還擔心你路遠誤事了。快坐下,要點卯了,監察史給你搬來的桌椅呢。”
李義府絮絮叨叨,猶如祥林嫂。
憋狠了,在察院裡他就沒幾個能說話的人。
“像趙國公住皇城邊上崇仁坊、梁國公住務本坊,那多方便吶。”李義府羨慕得眼珠子發藍。
你倒是敢想,現在就想跟人長孫無忌、房玄齡比。
坦白說,就是給機會,皇城周圍的宅子,李義府、範錚之流的也只能看看。
長安城的房價,越往北越貴,南邊賤得賣不出幾貫錢。
誰讓中心是在北面呢?
卯時末將近,察院的話事人——監察御史柳範,持著名籍,逐一點名,驗明正身。
誰想代點名應到,那可是活得不耐煩了。
之後就是供應早膳,粥、餅都有,味道就那樣吧。
但是,這就是與平民百姓最大的區別,官員吃三餐,百姓多數還是兩餐。
收成不好的年頭,恐怕連一餐都得勒緊褲腰帶。
吃完,汗巾擦嘴、揮手,餐具自有雜役收拾。
然後是整理個人儀容、安放應用器具,氣氛相對輕鬆。
日出時分,開始理事。
其他人都有職司,就範錚新來,不知道該幹什麼。
柳範目光閃爍,斟酌了一下:“昭應折衝府在驪山剿山賊,斬首百餘,依律當由察院審其功勞,裹行走一趟吧。”
啊?
監察御史幹這個?
這不應該是兵曹參軍、監軍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