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獸炭(第1/2 頁)
(感謝書友20211210204946566提醒,《賣炭翁》中的炭是木炭,價值比石炭高,理論上不應成為價格參照物。但作者沒找到石炭價格的具體資料,只能大致借用一下,錯誤難免。)
至於說焦煤,郃陽這一片也不是沒有,比例低罷了。
“郃陽啊,踅(xué)面不錯。”
作為南腔北調客,範錚多少了解一些雜七雜八的知識,未必管大用,初次見面侃一下去除生疏感還可以。
踅面在古代史上還可以提一提,大約可以算最早的泡麵了。
七成蕎麥麵與三成小麥面相和,攪勻後烙成麵餅,再切成湯餅的細條狀,易儲存,要吃的時候在沸水裡燙兩分鐘,然後再灑上鹽、秦椒、食茱萸、醋之類的調料,香噴噴。
注意,北方的蕎麥,是甜蕎,雲貴方向的是苦蕎,別搞混了。
其實郃陽還有一個特產,好吃不好說,烏鯉。
倒不是這魚有啥毛病,主要是當朝皇帝姓李,避諱麼,所以明面上大家都不吃鯉魚了。
實際上,該吃照樣吃,但你別嚷嚷,就跟明朝老百姓照樣吃豬肉一個道理。
也別說這世道虛偽,換哪個世道,沒點虛偽的勾當?
掌櫃嘿嘿笑了兩聲,說話的聲音也略為放鬆。
“小地方麼,就那麼幾種吃食。”
話謙遜,神態裡卻流露出一絲驕傲。
長安城的主顧都知道郃陽的吃食咧。
“你們這石炭末子,一般是怎麼處理?”
範錚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掌櫃愁眉苦臉的:“又不能倒進河裡,還不敢亂堆放,只能找寸草不生的石窩子倒了,還得給村民錢。”
廢話,倒河裡,這汙染,黃河的水產還要不要了?
堆放其他地方不可能,石窩子將就,畢竟石炭這東西,自燃的毛病很讓人頭疼,要是燒到山林,麻煩可就大了。
範錚頷首:“如果,我讓人來收走石炭末,給你打掃乾淨了,付你三文一車,願意嗎?”
掌櫃失聲笑道:“要是那樣,不收錢我都願意!”
範錚沒有理會,直接敲定了這價格,甚至還簽了一張契約。
當然,契約落款不是範錚,而是陸甲生。
這倒不是在逃避責任,只是範錚好歹有個將仕郎的官身,操持商賈之事,有失身份,只能推陸甲生當一把白手套了。
再說了,能有什麼糾紛?
一般都是一車一結的事。
為什麼選擇象徵性的付三文錢,而不是索性以打掃換免費的石炭末,當然是有考量的。
免費的,往往是最貴的。
或者換直白一點的話說,三文錢雖然不多,卻構成了完整的買賣行為,不至於為人詬病。
至於誰說價錢低了,這個沒問題,你出更高的價買嘛。
明知道有人盯上了自己,範錚肯定不會留下話柄,強搶民財的帽子,休想扣自己頭上。
再說,免費收石炭末,絕對會有人眼紅,會以同樣的方式來爭搶,給錢了雖然也未必能絕此事,但競爭絕對有序得多。
“客官願意拿去做香獸,怕也用不了這許多。”
掌櫃實誠人,把話攤開了講。
以碎煤為煤餅,不是啥倭國發明的東西,漢代冶鐵遺址就有煤餅的出土。
晉以後,人們將炭末加工為獸形,稱為獸炭。
唐朝的獸炭玩出了新花樣,加以一定的香料,稱為香獸。
白居易的《青氈帳二十韻》提到“獸炭休親近,狐裘可棄捐”。
那些富貴人家,冬天用的手爐,實際上燒的也是香獸。
至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