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許倬雲和王力宏 > 第8部分

第8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知識積累大將軍是九千歲心尖寵皇帝哭暈了【凹凸】天上掉個小金毛斬神:召喚呆毛王后,我直接無敵無畏契約:這個入是桂啊!新世紀福音戰士,在維修部的故事乒乓:師承張藏獒續寫國乒榮耀網王之幸村精市的小網友超厲害的前世不知老婆好,重生糾纏要抱抱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崩鐵,鏡流師弟的我加入屠神組超氣人影帝不為人知的那些年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殺瘋了快穿之炮灰逆襲上位霍格沃茨的遠古惡魔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家有邪神初長成變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賣核彈籃球夢之揮手之間

山間之明月,在如椽健筆下,成了歷史長卷。我在江河入海的旅途上,幸運地乘搭了一小段輕舟,聽許先生指點江山,笑談風雲。

下篇 江上閒思

變是不變的常態

2006年11月8日,我第一次到南京訪問許倬雲先生,半天暢談好像一場思想盛宴。

別後數月,我常在回味。2007年9月出版《訪問歷史》時,許先生的訪問稿自然放在第一篇。在自序裡,我寫了一段文字,便是許先生給我思想震撼的結晶:

我樂此不疲地訪問大文化人,源於好奇,也抱敬意,瞭解之後漸懂同情,更深一步就想讓自己進入這一代人的歷史世界。我的訪問物件是深受五四文化影響的一代,胡適稱五四運動為“中國文藝復興運動”,那我就一廂情願地稱他們為“中國文藝復興人”吧。這一代人成長在傳統文化尚未人為斷裂的時代,國學根基深厚,而其中又有不少人留學海外,經受歐風美雨洗禮。不管身在何處,他們的心靈總在高處相逢,為*科學的思想播一粒種子,為千錘百煉的中文留一點尊嚴,為浮躁騷動的人心寫一片空靈,真是足以復興中國文藝的一代。然而,晚清以來,中國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此後時局的變化常常出人意表。國家多難,民生多艱,美夢多碎,變局之中,但見有人迷惘,有人痛苦,有人超然,惟無數知識人的愛國之心從未改變。許倬雲認為“變”是人類歷史上最不變的“常態”,通古今之變後關懷的是全人類與個人的尊嚴,使我如醍醐灌頂。處在瞬息萬變的新時代,我絲毫不敢取笑前輩們在其歷史世界中“真誠的幼稚病”,相信我的“幼稚病”也會付諸後來者的笑談中。

就在那時,我醞釀已久的美國之行日見成熟,訪問名單的斟酌遴選,許先生出力最多。2007年秋天,我如願以償飛往美國東部,訪問了十五位文化界前輩,其中余英時、張灝、張充和、孫康宜、馬大任、李華偉諸位與許先生淵源頗深。余英時先生和許先生為同年好友,赴美之前,我寫給餘先生的信第一句便提到許先生的引見,到普林斯頓訪問餘先生,果然一見投機,暢談了五天三夜。其間恰巧許先生從臺灣打電話給餘先生,事後餘先生告訴我,他在電話裡還提到和許先生介紹的年輕人相談甚歡。張灝先生是許先生幾十年的老友,在訪談中,我發現一位是安徽滁州人,一位是江蘇無錫人,卻都出生於廈門鼓浪嶼,後來分別向他們提起,都說是奇妙的巧合。許先生早在留學芝加哥大學期間,便透過錢存訓先生認識了張充和女士,許先生夫婦喜歡崑曲,欣賞書法,對充和女士的造詣景仰不已,彼此雖然不能時常相聚,心靈卻遙遙相通。孫康宜教授是許太太孫曼麗的中學同學,也是充和女士在耶魯的摯友。孫教授從中玉成,充和女士欣然題寫“許倬雲談話錄”。馬大任、李華偉二位先生,則是許先生熱情介紹我去訪問的,使我對美國的圖書館瞭解更深,兩度進入國會圖書館,受益匪淺。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小 引(2)

2009年夏天,我的臺灣之行十分順利,同樣得許先生教益良多。我訪問的前輩中,李亦園先生和許先生從大學時代就是學術上相切磋、生活上相扶持的摯友,許先生上臺階時,總是由李先生幫一把,一直到結婚後才由許太太接替。李先生說:“不過許先生剛結婚不久,我與曼麗有時候還要搶這個差事!”余光中先生是許先生的老友,大學時代便有詩文唱和。白先勇先生醉心崑曲,一談起許先生,頓時肅然起敬。黃進興先生曾是許先生的學生,王汎森先生在“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奉許先生為“長老”,陳永發先生則是許先生在“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口述歷史的訪問人。重尋臺灣大學和“中央研究院”的舊跡,我彷彿更清楚地看見許先生走過的腳印。

這幾年來,我常常在想,在南京的那年深秋,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豪門團寵:夫人她來自古代心惑紫水晶夜曲古武至尊沒有老公很多年靈感巨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