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2/2 頁)
第四章 第四章1
一九三八年春天,粟裕和抗日遊擊總隊離開麗水縣大港頭後,經過近一個月的行軍,經松陽、遂昌、龍遊、衢縣、常山、開化、屯溪,於四月中旬到達安徽歙縣巖寺。新四軍其餘各路部隊中,陳毅率領的一支隊最先到達,駐紮在潛口;由閩北、閩東遊擊隊組編的三支隊到達巖寺後駐紮在西溪南。新四軍軍部機關、特務營及戰地服務團於四月五日到達巖寺。
巖寺位於徽州盆地中心豐樂河畔,地勢開闊平坦,是南路登臨黃山的天然門戶。這裡歷史悠久、地理優越、文風昌盛、人才輩出,是徽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周邊盛產茶葉、木料、糧食及其它山貨土產,所以又是皖南主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重鎮。
部隊到巖寺後駐紮在依山傍水西溪南鎮芭塘村,根據新四軍軍部命令,第三支隊第七團與第二支隊第四團合編,改番號為新四軍第二支隊第四團第三營。粟裕任第二支隊副司令員,副手陳鐵君調任軍部教導隊軍事教官,張文碧任四團軍法處長,教導隊隊長劉亨雲出任三營副營長。由幹校學員組成的隨軍服務團成員全部分配到第二支隊司令部及四團各連隊工作。
軍部大院設在巖寺鎮蔭山巷的金家大院。大院是一組清末徽派古民居建築群,包括四幢三間兩層的磚木結構樓房,前後院,佔地面積有三千餘平方米。軍部機關及其下屬機構設在軍部附近的百姓家中,機要科及電臺設在軍部以東百餘米的一座結構精巧的廊橋裡。
在軍部,粟裕看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軍長葉挺是粟裕參軍時的師長;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張雲逸以前都是中央領導,粟裕曾多次聽他們作報告;副參謀長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和參加組建新四軍的一支隊司令陳毅和粟裕共同參加過南昌起義,而陳毅、袁國平又是與粟裕一起參加湘南起義並同上井岡山的。張雲逸、周子昆參加了舉世聞名的長徵,項英、袁國平、陳毅堅守南方經歷了三年遊擊戰,都是三年不見面了,一見面都是喜出望外,心緒起伏。眼鏡袁國平家在湖南邵陽,與粟裕家鄉懷化相鄰,算是半個老鄉,見了面,更是另有一份親切。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