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2/2 頁)
泊於江中,揚中島形成不過千餘年,島上有人煙只是近三四百年的事情。這裡地勢平坦,溝渠河道縱橫,洲邊蘆葦、江柳、水草叢生。由於水患,經常倒圩,十年九年荒,所以揚中人貧窮,居草棚或草屋,生活很清苦。有一首民謠唱出了揚中人的生活:打把麥子吃不到栽秧,打把稻子吃不到下霜,青菜蘿蔔秧草湯,絲瓜茄子半夏糧,缸裡沒有糧,來客心中慌。
長江以其寬大成為一道天險,揚中島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過江的一個跳板,因而有其特殊的軍事價值。歷史上嶽飛、韓世忠都曾把這裡當作抗金的前哨陣地。一九三九年四月初,挺進縱隊司令員管文蔚派兵控制了全島,隨後又控制了江北沿江的三江營、嘶馬、大橋、吳家橋一帶。
挺進縱隊司令員管文蔚是丹陽人,當江南大地遭到日寇鐵蹄蹂躪時,管文蔚在家鄉揭竿而起,於一九三八年二月成立丹陽抗日自衛總團,管文蔚自任總團長,擁有三千多人的抗日武裝,控制了從鎮江東鄉到武進(常州)北鄉方圓數百里的地區。他率領丹陽抗日自衛團破路拆橋,襲擊日軍車隊,毀車斃敵,打擊日寇;同時在轄區內,肅清漢奸特務和土匪。陳毅率領部隊進入茅山地區後,管文蔚主動將所部整編為新四軍挺進縱隊加入新四軍戰鬥序列。日寇恨之入骨,多次對管文蔚進行瘋狂的報復掃蕩,並重金懸賞捉拿他;國民黨魯蘇戰區副總司令韓德勤,也將管文蔚視為眼中釘,先後懸賞五千元和五萬元大洋取管文蔚腦袋。
到粟裕過江前止,江南指揮部所轄部隊透過揚中島過江的有管文蔚、葉飛、陶勇等部以及本月剛剛過江的戰地服務團和工作隊共計四千多人。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