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第1/2 頁)
大觀園裡這一大叢竹子距離稻香村的杏花林並不遠。只是年深日久,這片竹林疏於打理,長成了密密麻麻的一大片。連原有的路徑都掩蓋了。
賈放在竹林裡發現了一條卵石砌成的道路,通往一帶粉垣,數楹修舍2,是一座小小的精緻院落。
院落正門外有匾額,現在已經幾乎看不清上面的題字了。賈放的人剛要上前,賈放就在後面喊了一聲:「小心!」
幾個小工一起止步,只聽「咵嚓」一聲,那匾額從院門上方吊落下來,卻沒有摔碎。賈放過去,用袖子將上面的塵土拂去,果然見上頭寫著「有鳳來儀」四個字。
「果然是這裡了!」賈放叮囑幾個小工小心,然後才慢慢推開了院門。
只見入門便是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成甬路,前面是三間上房,一明兩暗,可惜塌了一大半,只有最東面的一座山牆連帶東屋還矗立著。
賈放勘察過了上房的情形,便繞過上房,來到後院。後院裡種著梨花與芭蕉,另有兩間小小的退步,尚且完好。後院一角牆下引入一道清泉,繞著屋子一直引至前院竹林處,這才盤旋而出。
看過瀟湘館的全部情況,賈放皺起了眉頭:比之稻香村,瀟湘館是真的需要「大修」了。看這座院子上房坍塌的情況,需要先搭起腳手架,將殘餘結構都拆下來,然後檢查地基,再重新建起上房。
至少地上部分是要重新建了。
既然涉及重建,他就需要自己動手,畫設計圖。天知道他已經有多久沒有試過手工作圖了,更糟糕的是這個時代的度量衡都和他所熟悉的不一樣,只能向老工匠一點一點請教,再結合自己的經驗,把設計圖做出來。
至於這工程進度,就更加急不得了。
賈放於是安排了小工們,先把被竹林「埋沒」的道路先清理出來,然後再準備紮腳手架拆房子。
賈放則先去找了一塊平整的軟木板充當製圖板,為了讓製圖板保持理想的平行和平滑的邊緣,他將製圖板的每個短邊都找了一條榫接木條加固,還順便防止製圖板翹曲。除此之外,賈放在製圖板上固定了一把丁字尺,這製圖工具就完成得差不多了。
製圖板做出來之後,賈放又自己動手,做了一個支撐製圖板的架子,放在書桌旁供他使用。
他用了大約三天的時間,將自己心目中的瀟湘館設計圖畫了出來;畫出草稿之後,賈放先去找了積年的匠人,討論這圖的細節,避免他誤打誤撞把一些古代沒辦法實現的技術先畫了出來。
在此之後,就是訂正,改稿,再討教,再訂正,重新調整比例尺……
賈放在心裡笑自己:感覺自己回到了還沒有成為「一稿定乾坤」的日子啊,不過人人都是這麼過來的,連他也不例外。
但賈放還是非常自信的:他只不過是進入了一個新環境、遇到一些新標準而已,再說了,他自己就是自己的「甲方」,就算是要改稿,也是他自己主導的。
自己改自己的稿,那怎麼能叫「改稿」?
如此一來,十餘天過去,榮府傳出個大訊息——賈代善回京了。
這一陣子,京畿東路的流民營已經完成建設,並吸納了將近十萬名流民。這些流民在官府的安置下,已無性命饑饉之憂。流民營的運營也漸漸穩定了,流民中徵了三萬民夫,一萬與西路流民營的人一道,修整河工,另兩萬渡河到河北,修整當地的水渠水道,為夏種做準備。
既然賑濟流民之事大局已定,宮中便下了一道旨意,命賈代善回京,東西兩路的救災賑濟之事由四皇子獨立管轄。
賈代善接到旨意之後,一天也不敢多待,直接從東路流民營啟程,先去城外離宮見駕,然後去宮中面見監國太子,傳了口諭,這才回到家中。
史夫